各單位: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增強廣大青年學生在志愿服務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社會實踐作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徑的作用,展現新時代青年的風采,結合我校實際,現決定組織開展2024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二、參與對象
中南民族大學在讀預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鼓勵家鄉鄰近的學生組建團隊參加,若不具備組隊條件,也可以個人參加。每支團隊成員不超過8人,每人僅可參加1支隊伍。
三、活動內容
(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青年理論宣講團專題實踐活動
鼓勵廣大青年學生結合“青年大學習”具體行動要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聯系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深入一線基層、深入人民群眾,面對面開展互動式、有特色、接地氣的宣講活動。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實踐活動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鼓勵大學生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黨的民族工作主線,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增進青年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三)“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專題實踐活動
鼓勵青年學生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圍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開展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訪談紅色人物、挖掘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借助新媒體、融媒體等形式,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時代之音。
(四)“助力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專題實踐活動
鼓勵學生深入廣大農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調研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調研農民就業創業渠道,調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度,調研農村基層基礎工作,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情況。實踐過程中可拍攝照片或短視頻進行記錄。
(五)“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專題實踐活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更好地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青年學生可通過生態調研、查找文獻、實地走訪調查等方式了解家鄉生態現狀,尋求解決措施,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為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為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出謀劃策。
(六)“變遷中國,家鄉觀察”專題實踐活動
結合自身專業和學科專長,通過對家鄉的實地考察,開展社會調研等方式,了解家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發展變化狀況,觀察和分析家鄉在政治發展、經濟建設、文化繁榮、民生改善、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成就。讀懂國情社情民情,青年學生也可記錄家鄉民族文化和民族風俗,并深入探索背后的文化基因,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大學生建設美麗鄉村、美麗家鄉的熱情。
(七)“展公益之力,助社會和諧”專題實踐活動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青年大學生可通過開展支教、春運服務、關愛留守兒童、敬老愛老、社區服務、科學普及、權益維護、普法教育、環境保護等志愿服務,幫助他人解決實際困難,體現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在服務社會過程中厚植家國情懷。
(八)“挑戰杯”專題實踐活動
圍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今年“挑戰杯”重點在“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等5個方面設置專題進行創業計劃類調研。
具體主題如下:“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主題,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在智能制造、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新材料、軍民融合等領域,結合實踐觀察設計項目;“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主題,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林牧漁、電子商務、鄉村旅游、城鄉融合等領域,結合實踐觀察設計項目;“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主題圍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在政務服務、消費生活、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金融與財經法務、教育培訓、交通物流、人力資源等領域,結合實踐觀察設計項目;“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主題圍繞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環境治理、可持續資源開發、生態環保、清潔能源應用等領域,結合實踐觀察設計項目;“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主題突出共融、共享,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合作,在工業設計、動漫廣告、體育競技和國際文化傳播、對外交流培訓、對外經貿等領域,結合實踐觀察設計項目。
四、活動任務
(一)圍繞主題開展實地調研活動,撰寫實踐報告。
(二)注重宣傳,擴大影響,積極向新聞媒體投稿,注重調研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三)結合實踐活動,將社會實踐與“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和“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相結合,確保社會實踐取得成效。
五、活動安排
(一)報名、審核階段(2023年12月):
各實踐團隊填寫附件1、附件2、附件5(文件命名:學院簡稱+負責人姓名)交至負責人所在學院。
各學院于12月19日下午3:00前將上述材料交至校團委創新實踐部。具體要求如下:
上交材料 |
紙質檔 |
電子檔 |
附件1 |
√ |
√(Excel版本) |
附件2 |
|
√(Word版本) |
附件5 |
|
√(Pdf版本) |
(電子版同步發送至郵箱:youthscuec@163.com,成員信息匯總表紙質檔加蓋學院公章后,交至大活3樓團委創新實踐部)。
(二)實踐調查、撰寫報告階段(2024年1月-2月):
利用寒假實施項目計劃和方案,形成實踐(調研)報告及實現成果轉化。各團隊須保存活動策劃方案及開展活動的影像資料等,并于開學前完成實踐(調研)報告的撰寫。
(三)評審表彰階段(2024年3月):
各學院于3月5日前完成院級評優,并將推薦校級優秀的名單于3月7日下午5:00前交至校團委創新實踐部(電子檔發至郵箱:youthscuec@163.com,紙質檔交至大活三樓團委創新實踐部,紙質檔加蓋學院公章)。隨后校團委組織終審,并最終評選出校級優秀團隊、優秀指導老師、先進個人和優秀組織單位(將根據各學院宣傳程度以及活動參與度等進行評選)。
六、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1.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本院專業特點與學科優勢,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通過返鄉調研等形式動員更廣泛的青年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按照活動有關要求和時間節點,及時做好相關組織和材料報送(項目申報書以及成員信息表嚴格按照附件格式進行填寫)。
2.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大眾傳媒、校園媒體和新媒體平臺,采取青年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做好前中后期的媒體宣傳工作,包括實踐紀實、實踐成果宣傳等,聚焦活動中的優秀個人和事跡進行宣傳報道,努力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3.各單位要做好社會實踐經驗交流會工作,鼓勵低年級學生走出校門,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選樹典型,對表現優異的團隊(人)進行表彰,充分分享、傳播先進典型的優秀經驗。
4.各單位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始終把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依法依紀依規組織各項實踐活動。要加強過程管理,堅守正確導向和安全穩定底線。要密切關注實踐地天氣變化和自然地質條件,做好突發情況的應對預案與處置。如遇突發情況,應立即暫停相關地區的活動,妥善做好有關安排。
(二)明確要求,加強考評
1.各單位在下學期開學后,要做好社會實踐的考核評優工作。
2.杜絕學術不端、一稿多投行為。對于在“挑戰杯”“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等競賽中已結題或獲獎,并且沒有取得新進展的作品,一經發現參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直接取消其評優資格。
(三)結合實際,務求實效
堅持因地、因時、因人、因事制宜,結合主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廣大團員青年在實踐活動過程中要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用好志愿服務、義務支教、社會調研、實習報告、創業實踐等多種形式,追求實效,將實踐成果落到實處,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聯系人: 陳鵬冰 彭鈺涵 康晨希
聯系電話:67843037 17888362346 15536985895
附件:
1.中南民族大學2024年寒假社會實踐團隊項目成員信息匯總表
2.中南民族大學2024年寒假社會實踐團隊項目申報書
3.中南民族大學2024年寒假社會實踐團隊項目報告書
4.中南民族大學2024年寒假社會實踐安全須知
5.中南民族大學2024年寒假社會實踐安全告知書
中南民族大學
2023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