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總書記再來一次,感受一下我們的幸福生活,再嘗一下我們香甜的大米粑粑。”10月13日下午,“總書記來過我家鄉——我看家鄉十年發展變化”活動在我校學術交流中心舉行,云南省騰沖市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發順應邀在線講述自己兩年間的生活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前夕曾看望過的李發順、馬麥志、吉好也求等3位鄉親,為我校學生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課。
2022年1至9月,我校10余名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回到家鄉,探訪總書記10年來春節前夕看望慰問過的人民群眾。8月回訪時,鄉親們答應了同學們的約請——秋收時給我校同學講講家鄉這10年來的變化。10月13日,李發順(佤族)和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布楞溝村村民馬麥志(東鄉族)、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彝族)如約來到線上課堂,與參加探訪的學生趙栩栩、孫皓、白雪梅、勒吾五呷、馬蕊、寸稷一起,以線上線下交叉互動的方式為同學們呈現了一堂生動感人的思政課。
馬麥志、李發順、吉好也求分別講述了這些年生活的變化和對未來的展望。與李發順同為騰沖人的寸稷展示了用鏡頭記錄下的司莫拉村風情——怒放的橙色萬壽菊、五色稻田和李發順制作的五彩大米粑粑令人向往。再次聽到探訪對象馬麥志的講述,馬蕊幾度哽咽,“從馬麥志一家的經歷,我見證了家鄉的變化,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偉大”。
現場參與活動的文傳學院學生娜迪熱感同身受,“我的家在邊疆鄉村,我的經歷和吉好也求很像。聽到探訪他家的勒吾五呷說‘吉好也求家的孩子們都在讀書,我也在讀書,大涼山千千萬萬的孩子都在讀書,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時,我哭了”。她說:“畢業后我想回去建設家鄉,讓家鄉更快地發展起來?!?/p>
黨委學工部負責人說,在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際,青年大學生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祖國的大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中國精神,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人民呼聲,用自己的內心去感受時代的脈搏,對什么是“為人民服務”“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什么叫“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長期以來,學校黨委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辦學育人的工作主線,不斷深化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工作。本次活動是黨委學生工作部策劃組織的“初心領航·紅色尋訪”主題活動的一部分,旨在通過系列體驗式教育活動,讓思政教育真正“實”起來、“活”起來,激勵廣大學生以踔厲奮發的姿態,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將奮斗的足跡刻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