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引力物理學家羅俊教授應邀來校訪問,并在學術交流中心作題為《從牛頓到愛因斯坦——談萬有引力的來龍去脈》的學術講座。我校黨委書記徐業勤,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義,黨委常委、副校長覃瑞出席。劉義主持講座并致辭,全校200余名師生代表到場聽講。
在致辭中,劉義熱烈歡迎羅俊院士的到訪,并詳細介紹了羅俊院士團隊在引力物理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特別是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成果。該成果已被寫入教科書,充分體現了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和深遠影響。

劉義致辭。 詩瑪妮基攝
在報告中,羅俊院士通過跨越時空的學術敘事,系統回顧了人類探索引力規律的偉大歷程。從亞里士多德地心說的哲學思辨到開普勒通過行星運動三定律為天文學奠定基礎,從牛頓借助萬有引力定律將行星軌道規律與蘋果落地現象納入統一的數學框架到愛因斯坦通過彎曲時空重新定義引力本質,羅院士生動再現了科學巨匠們突破認知邊界、開創科學新紀元的關鍵時刻。在談到我國主導的“天琴計劃”時,他特別提到“0123”戰略路線,串聯起空間引力波探測的技術攻關脈絡。羅院士介紹道,“天琴計劃”已形成“沿途下蛋”創新模式,衍生出的技術在地球重力場測量、衛星導航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充分展示了引力物理研究對國家戰略的強大支撐作用。

羅俊院士作講座。 詩瑪妮基攝
講座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師生們圍繞科技前沿探索、思政引領教學、堅守科研初心等問題踴躍提問并得到一一解答。羅院士結合自身的親身經歷,強調了“十年磨一劍”的科學家精神與求知思辨的重要性,鼓勵青年學子積極投身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師生聆聽講座。 李晨曦攝
在活動總結中,劉義表示,羅俊院士的講座讓師生們深刻領略了科學發展與哲學思辨的獨特魅力。講座不僅展示了精密測量物理領域的前沿技術和“天琴計劃”的宏偉藍圖,還通過羅院士的親身經歷,為新時代的高校教師闡釋了科學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內涵。劉義希望全體師生向羅俊院士學習,汲取科學家精神,培養深厚的家國情懷,以創新為驅動,勇攀科學高峰,為學校的發展和國家科技進步貢獻更多力量。
據悉,羅俊院士現為中山大學天琴中心主任、“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首席科學家。自1983年起,他長期從事引力實驗與精密測量物理研究,并于2018年測得迄今為止國際上最精確的萬有引力常數G值,該成果入選2018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并被寫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