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由教育部語用司主辦的2025年民族地區和農村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范培訓項目前期培訓線上會議舉行。項目統籌協調單位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有關負責同志、全國各推廣基地項目負責同志等200余人參加會議。

宋發軍作專題報告。 會議組織方供圖
我校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首席專家、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發軍應邀作專題報告。他首先介紹了基地立足“民族底色”,以“鑄牢主線、扎根山鄉、研用相濟、融通中外”四維發力,探索出的一條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推廣路徑。同時,他重點分享了2024年基地對口西藏浪卡子縣的培訓項目經驗與成效。該項目創新采用“技術賦能打破時空限制”“專家引領融合理論實踐”“長效聯動構建互助機制”三大做法,有效提升了教師語言應用能力與教學水平,相關經驗被納入國家語委推廣案例庫,為同類培訓提供了“民大樣本”。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不僅是“教發音、糾字形”的技術活,更是“傳文化、聚人心”的情感課。未來,我校推廣基地將以“歸零心態”再出發,著力建成“推普示范的高地、文化傳承的窗口、學術研究的重鎮”,為民族地區和農村地區教師能力提升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