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圖片可觀看節目
2月28日,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湖北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聯手打造的湖北首檔大學生成長紀實節目《大學之道》開播,來自我校學生骨干訓練營的各族青年作為節目第一期的“主角”,憑借團結熱情、積極向上的良好風貌走進大眾視線,校內外師生校友們在觀看節目后給予了一眾好評。
王瓊(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本片全面生動地展現了中南民族大學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一主旨,充分利用學校各類資源、各種平臺為各族學生提供可學習、可借鑒、可親身實踐的充滿正能量的系列成長發展路徑。作為法學院的老師,看到法學院的學生在學生骨干訓練營中作為骨干力量成功籌備第七屆民大節,非常欣慰。他們在親身實踐、克服困難、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學會團結協作、學會擔當奉獻,在實踐的雕琢中,成為別人眼中的那道光。學生骨干訓練營的學生是三萬民大學子的縮影,它昭示著各族民大學子只要積極向上,勇于挑戰,甘于奉獻,都能在實踐中獲得成長和提升。
宗茗(校工會辦公室主任):節目向我們展示了學生骨干訓練營這群志存高遠、勇于開拓的學子充實而繁忙的大學生活。他們成功搭建了民大節這一展現民族團結與進步的舞臺,他們精心創作了“民族團結 和筑中華”這一獨具特色的快閃作品,他們共同參與民族文化交流課程,他們一起體驗割水稻實踐活動……他們始終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熱情,不斷奮進、永不氣餒,用奮斗書寫青春華章。學生骨干訓練營只是我校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一個縮影,通過激發大學生的自我培養和自我塑造,促使大學生健康和快速的成長成才,在鑄造靈魂、啟迪心理的過程中,展高校立德樹人之道,展青年學子奮進之道。
高俊山(校團委宣傳教育部部長):“石榴花開青春夢 篤信寬和一家親”,湖北廣播電視臺《大學之道》節目走進學校,記錄展示了民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積極投身學習和實踐,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青春故事。節目中優美的校園環境、豐富的文化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些年學校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豐碩育人成果!7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代代民大人勠力同心、接續奮斗,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我們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重要時代使命,加強改革創新,引領各族青年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青年力量!
湯淵(計算機科學學院輔導員):民大學子朝氣蓬勃,在學校這一溫曖的大家庭中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幸福成長。作為學校思想政治輔導員與新時代青年的一員,我將繼續堅守初心使命,與學生們一起努力成為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冉俊漫(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20級學生):在觀看《大學之道》節目過程中,我看到了大學生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模樣,看到了青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底色。他們和我同在南湖畔,同在奮斗的新時代,我也將不負韶華,珍惜自己的大學光陰,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青年人!
楊可怡(外語學院英語專業2020級學生):抱著很大的期待看完了《大學之道》節目,讓我興奮并感動著。我相信片子所展現出的民大學子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溫馨和諧的校園氛圍感染著每一位觀眾。民族文化的多元多樣、大學生活的多姿多彩在鏡頭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這讓我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和對未來滿滿的期待。
張冉宜(數學與統計學學院數學類2021級學生):《大學之道》節目激勵了我在大學四年中追尋更多的可能,大學之道沒有標準答案,希望自己在有限的青春年華中能放開顧慮去追去闖,結果重要,不后悔更重要。作為一名邁入大學校園不久的學生,我對大學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我也將制訂更高的學習目標,規劃好大學生活,向我的榜樣靠近。
陳凌(湖北工業大學校報主編):環境優美的校園、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昂揚向上的大學生活……湖北電視臺大學生成長紀實節目《大學之道》通過記錄中南民族大學學生骨干訓練營學子的成長,向我們全面生動展示了中南民大各族青年的生活之美、青春之美、理想之美,也讓我們看到了學校在擔當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不忘初心使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生骨干訓練營在成長中釋放出典型示范教育作用,也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
任鵬飛(蘇州大學敬文書院輔導員):作為骨干訓練營第一期成員,再次看到母校美麗的風景和熟悉的師長前輩,回憶起在南湖之畔的每一個瞬間,仿佛都歷歷在目。訓練營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這里有嚴明的工作紀律要求,有感人的各族同胞情誼,有可親可敬的師長前輩的指導,有長期的文化精神傳承。歷屆民大節已成為民大學子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體驗之一,民族團結之花在訓練營等各族同胞參與的過程中不斷絢麗多彩,豐富的思政課程、文體活動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實踐鍛煉平臺。各民族同胞相互了解尊重、相互包容欣賞、相互學習幫助,在校園里匯聚了民族團結的正能量。感謝母校栽培之恩、師長教育之愛以及好友相伴之誼,有幸在母校生活學習,并留下很多刻骨銘心的回憶和真摯美好的感情,這都是我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