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真情 奉獻基層的民大人
2012屆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劉藝
中共黨員
共青團吉陽區委書記、吉陽區民政局副局長
落筆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
第四屆海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海南省民政系統先進個人

劉藝榮獲“第四屆海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民大是我最好的選擇”
在民大的四年里,劉藝增長了見識,就像魚兒游進了大海。2008年9月,劉藝離開家鄉海南省三亞市來到武漢讀書。“到處都洋溢著自由的氣息”是這座城市給18歲的他的第一印象?!鞍萦旨兇狻笔沁@個校園向他傳達的第一個信號。不同于高中時按部就班的生活,大學生活更加自由,給了他得以充分發揮主動性的空間。敢于嘗試的他競選班長后,又在學院里擔任學生會主席,愛好運動的他還是民大足球協會的一員。在談及校園生活的影響時,劉藝說自己曾經也是青澀而內向的孩子,但是通過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與老師同學溝通交流,他的性格越來越陽光開朗,通過參與這些活動讓他的能力也得到不斷提升,而這也為后來駐村期間他能較好應對問題打下了基礎。
除了能力的鍛煉,他還收獲了深厚的同窗之情和師生之情。他組織全班男生參加迎新晚會學跳舞,大家努力配合。同時學生工作中的出色表現也讓他被領導老師所看重。畢業后的他依然和幾位老師保持著聯系,“我的運氣真的很好,當時的老師和領導都很關心我”。劉藝的聲音里摻著感動……
劉藝是在不斷大膽嘗試中尋找方向的,大學期間,最大膽的一次嘗試,也成為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擇。入學時選擇信息管理專業,恰逢2009年,海南省開始籌劃建設國際旅游島,望著地圖上海南省的形狀,劉藝的腦海中浮現出家鄉的美景:海灘、藍天以及那兒的淳樸人情,回鄉建設的理想在他的心中生根、萌發,逐步占據著他的心。出于對自身情況的充分考慮,以及回鄉建設的飽滿熱情,在經過仔細考慮后,他毅然決定轉專業去旅游管理,正是這一決定,改變了他往后的人生,成就了他的一番事業。
“為家鄉做點事是我一直的夢想”
四年一瞬,2012年的夏天劉藝帶著不舍離開了朝夕相處的民大校園。履歷優秀的他在畢業前夕就獲得了深圳一家旅游公司的offer,對家鄉的思念和想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的殷切希望,促使他拒絕了月薪近萬的工作,他也開始思考,怎樣才能發揮自己的長處與優勢,為家鄉發展助力呢?當時海南省在招選調生,在自身理想的驅使下,再加之家人的鼓勵和期望,劉藝抓住了這個機會,報名了選調生考試并且成功通過。也正是這個決定,他走上了基層工作的道路。
2012年12月,劉藝聽從組織安排去了博后村駐村,一干就是三年,2017年他又擔任落筆村第一駐村書記,當時他還是三亞市吉陽區民政局的副局長,身兼數職的他被人稱為“拼命三郎”。當時的落筆村村里矛盾大、糾紛積壓多,村容村貌差……要挑起落筆村鄉村振興這個擔子,困難不小。
劉藝初來乍到,就碰上7年都未完成的征地拆遷難題,加上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征地難題尤為突出?!爱敃r政府派過很多人來村里解決問題都收效甚微,當我到村里去的時候,村民們對我這個年輕的‘毛頭小子’并不信任。”村民的懷疑與顧慮,是劉藝心中一大憂慮。他不斷鼓勵自己,“我是一名黨員,既然組織信任、群眾需要,我就得全力以赴,把身子沉到基層,竭盡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眲⑺嚢底运妓?,要獲取村民們的信任,應當先從認識村里的每個人、了解每一戶的基本情況入手,面對面、點對點解開群眾的思想疙瘩,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與群眾聯系無距離,溝通無障礙,盡快拆除橫在干群之間的“心墻”。于是,往后的每一天,落筆村村民每天都能看到劉藝挨家挨戶走訪聽取群眾意見的身影。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的所想與所求,劉藝還成立“落筆村黨員群眾意見收集中心”,收集村情民意。通過一年的努力,諸多難題得已解決,劉藝帶領著落筆村兩委班子,成功打掉兩批違章建筑,共85棟3.7萬平方米,完成四個地塊共1635畝的土地及地上房屋征收工作,搬遷百余座墳墓,完成20余棟房屋的拆遷簽約。
古樸的村子遇上鄉村振興,蓬勃的青年遇上偉大復興新時代,劉藝在這場戰斗中,落筆成詩,書寫芳華。

劉藝與村民在一起(左二)
“用真心換真情”
“用心交流,用情交流”是劉藝與百姓之間的相處信條。在他的努力下,一件件“撓頭事”變成了“暖心事”。
當時村里有一個陳定良是貧困戶,不愛工作、生活懶散,除了土地補貼獲得的每年兩千元收入,其余日常生活所需全靠乞討。為了解決他的貧困問題,劉藝與他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手把手教他利用土地脫貧致富、幫他規劃養殖黑山羊。其他干部扶貧買米買油,而劉藝申請給他買日用家電,“百姓需要的才是扶貧真正應該做的。”而正是這樣的真情溝通,用心負責,陳定良從年均收入兩千多元脫貧至兩萬多元。此外,幫助村里董姓村民拿到遷墳的補償款也花了劉藝不少心思。2010年上級政府征地拆遷進行遷墳,這位村民積極響應配合工作,拿到了自己的補償款。但當時多數人由于補償款太少拒絕搬遷,這件事一直拖到了2014年,政府調整了補償款項,那些后搬的“釘子戶”得到了更高額的賠償。這位村民心里落差很大,后續找了很多部門和工作人員解決這件事都沒有結果。17年劉藝來做駐村書記,無論大小事情,劉藝絕不含糊。一戶人家的院墻導致高處人家院子積水,由于兩家過去有矛盾,就是不愿意在院墻上開個洞排水。劉藝到家里做工作,經過一番努力讓兩戶人家冰釋前嫌;行動不便的蘇亞苦不方便看醫生,劉藝協調醫生上門問診?!熬褪沁@樣一件件小事,你給村民解決了,他們從心里就認可你。”劉藝說。

劉藝去百姓家中走訪(左二)
“向下生長的力量”
“大膽創新,敢想敢做?!笔谴蠹覍⑺嚨脑u價。擔任吉陽區民政局副局長的他從2015年至今,公務員年度考核連續為“優秀”,2019年被評為“海南省民政系統先進個人”。負責的多項重要工作都在全市率先完成。劉藝是同事口中民政業務知識最扎實的人,是基層工作者眼中辦事最靠譜的人。
除了基層工作,劉藝還兼任三亞市吉陽區殘疾人聯合會的常任理事長。劉藝想為這個群體服務,“我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讓這個群體實現屬于他們的人生價值。”他把《中國扶貧》雜志里的方法運用到殘聯的事務上,在吉陽區設立了殘疾人自立自強基金,拉動和促進了200多名殘疾人就業,這種基金在其他地區很少見。他還投入了兩百多萬建設殘疾人康復中心幫助這個群體復健。同時針對一些腦部疾病引起殘疾的兒童,他聯合區內的幼兒園建設綜合型幼兒園教育,盡量讓這些孩子能享受和其他孩子的同等的教育。

劉藝在揭牌儀式上發言
君子挾才以為善。劉藝從民大出發,懷著抱負回到家鄉為基層工作貢獻力量。從博后村到落筆村的駐村生活,從殘聯的工作到吉陽區民政系統的創新。近十載的青春揮灑,內心厚植為民情懷,扎根在基層服務的土地上,劉藝從一件件實事中找到了向下生長的力量。
值此民大建校七十周年,作為校友,劉藝祝愿母校展宏圖,譜華章,為祖國建設培養更多莘莘學子。畢業近十年,劉藝對民大的思念始終縈繞在心頭。駐村任務在身不能隨意離開,但今年他想回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