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資源與環境學院2022年春季黨校培訓班在13棟261舉行開班儀式暨第一講,學院黨委書記馬國杰、總第93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學員、總第12期發展對象培訓班學員、總第13期預備黨員培訓班學員出席開班儀式,本次活動由黨校帶班老師黃晴主持。
開班儀式上,黃晴老師宣讀了本期黨校的開班通知和管理規定,要求本期黨校學員在培訓期間務必嚴格遵守紀律,積極完成各項培訓任務,努力提升個人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開班儀式結束后,學院黨委書記馬國杰給學員們上了主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不移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習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體會”的專題黨課。
馬書記談到,當今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當前我們站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上,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時期,此刻我們更需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各族人民凝聚共識,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團結各族人民為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奮斗。
談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馬書記分別從概念與內涵、歷史形成與意義介紹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馬書記指出,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是幾千年歷史過程所形成的;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各族仁人志士共同的救亡圖存運動加深了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從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抗擊內外敵人、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的新時代,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這都激發了對中華民族的強烈認同。
馬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國家統一發展的思想基礎、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馬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堅持并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其次要加強“五個認同”教育,增強各族人民對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第三是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第四是正確把握四個關系;第五是堅持推進各民族及民族地區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

馬書記為學員們分析了當前國內國際形勢,并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要求,在關鍵歷史節點之上,要深刻認識危機,在危機中孕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奮勇前進。同時提醒大家要在國內外危機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
最后馬書記寄語全體學員,當前我國廣大的民族地區渴望人才,需要政治過硬、思想過硬、專業技術知識過硬的青年。對追求進步的青年來說,少數民族地區更是展現青春與才華、實現理想與抱負的廣闊舞臺,希望全體學員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至此,本次黨課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