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決策部署,從科創融合、專創融合、產教融合、賽創融合、實創融合、工創融合等方面協同用力,高質量推進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不斷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一、強化組織領導,推進對外交流合作
學校主動“走出去”,組織專項調研組赴浙江省、廣東省、四川省及湖北省內地方政府、企業、高校調研交流。與深圳市、黃石市等地人力資源等部門,與騰訊、華為、比亞迪、普洛藥業、浙江大華、大冶有色金屬集團等企業,與西南民族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加大合作力度、拓寬合作渠道,共同推進校地、校企、校際合作,簽署人才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開展高質量的雙創實踐育人活動,推動育人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培養更多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二、強化產教融合,打造職前培訓平臺
積極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在資金、場地等方面向畢業生創業者傾斜,為畢業生創新創業孵化、成果轉化等提供服務,推動“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業項目轉化落地。2023年4月啟動新媒體電商剪輯培訓班,第一期培訓班參訓人數近100人,27名學生順利結業,第二期培訓班于2023年5月25日啟動,參訓人數近100人。協同共青團湖北省委,舉辦“凝青聚力,職為等你”專場招聘會,面向武漢高校就業難和家庭困難同學,組織招聘企業187家,提供高質量就業崗位6000余個。組織25名西藏籍本科生參加SYB創業培訓并全部順利結業,有力地提升西了藏籍本科生創業就業能力。
三、強化賽創融合,培育創新項目成果
學校從2000余項報名參賽項目中,遴選29項重點項目參加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參賽隊伍開展一對一指導活動90余次。推薦3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通過教育部遴選,其中,在教育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國創項目成果《喚醒海量“沉睡”資產:釋放閑置農房紅利的新探索》獲“我最喜愛的項目”獎。2023年上半年,學校組織了第十四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大賽、全國企業競爭模擬大賽、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中圖科信杯”品牌策劃競賽、第十屆“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邀請賽(南湖賽區)等重要賽事,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近600項,其中國家級10余項。
四、強化項目建設,豐富創新實踐活動
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設立“鄉村振興”專題創業扶持項目、“家鄉美”雙創育人項目,組織廣大青年學生走進民族地區、革命老區、歷史文化名城,把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與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緊密結合。積極支持“石榴籽”創夢空間團支部開展團建系列活動,學習發揚各民族緊密團結奮進的精神,引領團支部創造性將團建、國創基地組織建設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聯合共青團武漢市委舉辦武漢青年創新創業“青創+”生態系列活動,組織開展3期共青團湖北省委青培學院培訓班,參與相關活動的學生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