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湖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主辦,江漢大學、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承辦的2024年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大賽(簡稱大賽)復賽路演決賽盛典,在江漢大學隆重舉行,來自湖北省20所高校的參賽團隊,圍繞“AI文創新質未來”主題,現場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作品。我校美術學院曾浩及其團隊喜獲二等獎1項,優秀獎2項,我校等10所高校獲優秀組織獎。
二等獎獲得者與頒獎嘉賓合影(左八為曾浩)韓文思老師供圖
本次大賽以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為先導,深度結合湖北省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文化創意產業優勢,旨在構建一個全面、多維度的文化創意作品展示與交流平臺。以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精心培育優質的文創項目,加速大學生文創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對接,促進湖北省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大賽我校共有31支參賽隊報名,經過專家組評選,有17件優秀作品獲得了省賽推薦資格。在省賽評選中,經過層層篩選,共有3件作品入選前100名,進入復賽環節。其中由曾浩、李超、李赟、王雪卿等同學創作的文創作品《拾喜非遺丨數字化賦能荊楚非遺新活力》入圍前20名,獲得了復賽路演決賽資格,最終獲得二等獎。
據曾浩同學介紹,為了創作作品《拾喜非遺丨數字化賦能荊楚非遺新活力》,團隊成員利用假期一起前往湖北省各市州進行調研,通過實地走訪、面對面訪談、收集調查問卷等形式,深入了解非遺文化,挖掘文化內涵,獨立開創“一核心+雙主線+三輔助”的運營形式——以非遺數字藏品為核心、充分發揮線上+線下的雙主線模式作用、開發IP文創產品、定制非遺研學體驗活動和構建自媒體矩陣為輔助的賦能模式,積極探索湖北非遺文化振興新路徑,探索荊楚非遺文化傳播新高度。下圖為獲獎作品展示:
展板第四行中間的作品為《拾喜非遺丨數字化賦能荊楚非遺新活力》
《拾喜非遺丨數字化賦能荊楚非遺新活力》系列作品之一
《拾喜非遺丨數字化賦能荊楚非遺新活力》系列作品之二
《拾喜非遺丨數字化賦能荊楚非遺新活力》系列作品之三
據悉,此次大賽,經過網上申報、學校推薦、初賽專家網評,從1639件參賽作品中,遴選出100件作品進入復賽。復賽中經過實物評審、網絡投票和現場路演等環節層層篩選,共評出一等獎8名、二等獎12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50名,優秀組織獎10個,優秀指導教師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