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數字視光”亮相國家博物館 XR技術守護兒童“睛”彩未來 |
發布時間:2025-05-09 訪問次數: 作者:記者許文秀 通訊員鐘為均、龍華 編輯:韓文思 審核:潘澤江 上傳者:韓文思 |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許文秀 通訊員鐘為均、龍華)4月29日,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青春之歌——全國大學生創新成果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中南民族大學李云帆團隊的“數字視光——以XR技術為核心的兒童青少年視力訓練儀及數字視訓平臺”驚艷亮相。這件來自高校實驗室的“黑科技”,以“軟件定義視光”的突破性理念,為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提供了“科技+醫學”深度融合的創新方案,在展會現場備受關注。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傳統視力訓練設備笨重、方案單一、兒童依從性低等問題亟待突破。中南民族大學李云帆團隊將虛擬現實(VR)、數字孿生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打造出國內首個“All in one數字視訓平臺”,突破硬件依賴,構建“軟件定義視光”的新范式,實現了數字孿生復刻診療方案、輕薄化硬件設計、底層算法庫集成、智能中臺實時分析等創新成果,通過生物指標分析實現“千人千面”訓練方案,VR游戲化訓練提升兒童參與度,數字平臺打破醫療資源地域壁壘,展現了巨大社會價值。目前已累計服務超5000名用戶,訓練時長突破120萬分鐘。 “‘數字視光’項目的成功,是中南民族大學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以創新服務社會’理念的生動實踐。當初立項時,我們便確立了‘真問題、真需求、真落地’的原則,鼓勵學生從社會痛點中尋找科研方向。”指導老師潘澤江教授說道,在指導過程中,深刻感受到這群學生的韌性與創造力。他們不僅完成了技術研發,還主動對接醫療機構、企業,推動項目產業化,團隊始終保持著創業者般的熱情。 從實驗室到國博展廳,這群大學生關注社會痛點問題,用技術創新積極回應“健康中國”戰略。“從實驗室到國家博物館,我們走了三年。”項目負責人李云帆表示:“最難忘的是在眼科醫院調研時,看到孩子們因近視而模糊的視野,那一刻,我們下定決心要用技術改變現狀。我們做的不僅是工具,更是連接健康未來的橋梁。”團隊成員肖娜也深有感觸:“無數次算法調試、硬件迭代,甚至通宵趕工,但用戶家長的感謝信讓我們堅持了下來。科技的溫度,在于它能真正幫助到需要的人。” 據悉,此次展覽聚焦國家戰略與青年發展,規劃“科技新星”“青春奉獻”“家國情懷”三大篇章,共有118個項目參展,構建起一場跨越學科、融合實踐、傳遞夢想的對話,以實物、視頻、展板等形式全面展示新時代大學生的優秀實踐成果。作為中南民族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的標桿項目,李云帆團隊展現了當代大學生以科技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這場青年創造力與國家戰略需求的同頻共振,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寫下了“中國方案”的青春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