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第19屆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簡稱3C大賽)中南民大選拔賽在美術館順利舉行。
本屆3C大賽吸引了來自美術學院的本科生、研究生,近800人次參賽。參賽作品涉及20個參賽類別,作品高達358件。其中需要評審的作品有252件,分別是空間設計類、視傳應用類、數字攝影類、中國風傳統文化類。

開啟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
來自美術學院的潘俊、程超、雷宇、李瑩韓、王海濤老師,擔任了此次選拔賽的評委。經過評委老師們近4個小時的緊張評選,共遴選出110件優秀作品,現已進入公示階段。公示期滿,這些作品將與其他類別無需評審的111件作品一起獲得上推省賽的資格。

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中

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中

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中

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中

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中

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中

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中

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中

3C大賽校級選拔賽線上評審中
據悉,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China 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簡稱3C大賽或“中國創意挑戰大賽”),是入選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 賽項,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數字藝術、數字設計、數字創意、數字媒體以及數字技術創新領域各專業綜合類,規模大、跨學科、多專業、參與院校多、影響廣泛的權威賽事,更是我國第一個將比賽上升到哲學高度的賽事。同時,還是第一個免費為參賽作品提供版權保護與存證的大賽。
3C大賽一直以社會責任為宗旨,除了常規視傳、漫畫插畫、動畫、短視頻、創新創意產品、空間顯示等投稿類別外,還把大賽上升到了哲學高度,專門開辟《藝術思辨類》作品,就是讓我們通過藝術作品,反思我們生存與生活相悖的不當并加以改正,引導公眾的價值導向,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同時關注社會危機帶來的生存挑戰,開辟了《社會創新類》。也為中國在國際上的文化自信開辟了《中國風傳統文化類》。圍繞人工智能開辟了《交叉學科類》與《人工智能生成藝術類》。針對產學研開辟了《課創轉化類》《創新創業類》。響應教育新時代育人理念開辟了《課程思政類》等賽項,還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開辟了《鄉村振興類》賽項。大賽秉承社會責任感,產業發展促進感,人才培養使命感,與高校同行。
鼓勵原創,激發創新思維,展示數字藝術與數字科技創新最新成果,傳播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數字科技創新和產學研融合的最新理念是3C大賽的目的及意義。大賽旨在落實國家數字經濟、數字創意產業的遠景規劃,轉化高等院校原創知識產權,深度挖掘、選拔和推廣中國創意界的精英人才和優秀作品;賽事站在社會發展制高點,把握產業前沿的需要,以行業標準為基礎,一直引領高校的學科發展、優化專業建設、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已經成為高校藝術創意領域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