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記者:童奕博)為加強學生的學術訓練,提升學生學術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檢驗各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5月16日,經濟學院對2019年立項的9個大創項目進行線上結題驗收。經濟學院副院長熊芳、團委書記高無盡、學院教師簡兵、李波、李忠斌擔任評委,9支隊伍參與線上結題答辯。
高無盡表示,受疫情影響,以線上形式開展答辯困難重重,但在所有相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軟件和網絡不穩定問題,提前做好了各類準備工作,保證了此次線上答辯的順利舉行。她向各位參與人員致以謝意,并預祝各支隊伍取得優異成績。


由徐奧輝負責的《打開金融扶貧的黑箱——農村普惠金融困境與突破機制研究》、于沛鑫負責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瞄準效率與減貧效果分析——以十八洞村為例》、羅曉紅負責的《農村微型金融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經驗研究---以廣西靖西市為例》等9個項目參與了本次線上答辯。9支隊伍以抽簽的形式決定答辯順序,先后展開了5分鐘的限時答辯。答辯過程中,各支隊伍從實地考察、數據統計、問卷調查和模型建立等不同方面對項目進行綜合論述,對在研究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總結,并在本隊答辯結束接受了評審老師的建議與指正。


熊芳對答辯情況作出總結。她表示,由于今年的特殊條件,各支隊伍和其他相關人員的準備工作都受到了挑戰,能夠順利完成此次線上答辯,離不開每一個相關人員的支持。她對本次線上答辯給予一個“贊”和兩個“感”,既贊揚了本次線上答辯高效順利的開展,也感謝了組織人員在艱難條件下的付出,感受到了經濟學院學生敏捷的才思。
答辯結束后,評委老師對各項目進行了討論,評定由徐奧輝負責的《打開金融扶貧的黑箱——農村普惠金融困境與突破機制研究》為優秀項目,并對優秀的答辯項目予以結項。此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線上答辯體現了學院對于學生實踐工作的支持,展現了學院學生良好的專業素養,推動了學院相關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開展。
(編輯:胡瑞陽 王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