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記者:王伊琳)剛從小區志愿服務回來的張娟正在書桌前調試明天上課需要的直播設備,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張娟和許多大中小學的老師一樣,開啟了“空中課堂”,變身成為了“知識型主播”。

(圖為張娟老師準備直播情景)
“剛開始特別不習慣,在線教學備課相比線下面對面教學工作量更大。”這學期,張娟負責教授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驗班的《外貿制單》雙語課程,“教材教輔的缺乏和直播經驗不足成為了準備階段最棘手的問題。”張娟告訴記者。
從QQ直播到學習通平臺,再到騰訊課堂,張娟會征求同學們的意見進行投票選擇,并在課后和學生交流上課的感受和效果,根據學生反饋及時調整在線教學形式。“剛開始我們采用QQ直播,可以邀請學生連麥回答,但是不方便老師板書;后來我們改用了騰訊課堂,討論區可以文字互動,學生可以舉手語音回答問題,還可以發布答題卡投票選擇。既有了師生間的互動感,又更有助于教學效果得到更好地發揮。”

(圖為張娟老師直播和互動教學)
雙語教學既考驗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也考驗學生的外語水平和自學能力。為了方便同學們更好地學習課程,張娟特地找來中英文兩版電子教材,同時利用學習通平臺建課,將課程學習課件、參考資料及相關資源推送給學生,并通過課前預習指導,專業詞匯鞏固復習、課上討論互動、課后答疑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專業課雙語學習的困難。

(圖為張娟老師教學備課及答疑情況)
“外貿制單是門實務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全面深入地掌握外貿單據知識和繕制技巧,其中報價核算和運費核算等計算比較復雜。”張娟班上的學生表示。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得更加清楚,張娟會在課前發布課前小測讓學生練習,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課上運用騰訊課堂直播時在討論區板書,并在課件上勾畫重點內容,通過提問學生發言或作業圖片分享等方式,及時發現學生易錯點;課后發布討論或者練習,讓大家對計算中的模糊點進行討論解答,并將重難點錄屏上傳至學習通平臺供學生復習鞏固,查漏補缺。
特殊期間的線上教學讓老師和同學們僅僅依靠“網線相連”,張娟老師通過線上聽寫、互評作業、逐一評閱作業、答疑輔導等方式不斷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不僅增添了教學的趣味性,也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圖為張娟學生每日學習打卡)
網絡“主播”出現直播卡頓或有回音滯后時常發生,“我經常在夜間網絡狀況好的時候上傳教學資源,每天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激勵學生疫情期間努力學習,在課程直播中,張娟會給同學們傳達習近平總書記給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的回信,分享疫情期間學生克服艱苦條件刻苦學習的圖片事跡,鼓勵同學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健康生活,靜心學習,共克時艱。“隔著屏幕的教學也不能打折扣!”張娟如是說。
(編輯:鄧趙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