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記者:黎鑒)為加強校友聯系,助力學院人才培養,推動經濟學院教學科研事業發展,10月30日下午,經濟學院在15號教學樓801會議室舉行經博獎學捐贈儀式暨學術講座。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院長、教授,旅游規劃與環境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吳忠軍、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學院副教授鄧敏,洛陽市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師王山林,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特理論教研室主任、助理研究員張露萍、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助理研究院徐葦葦等校友參加。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柯尊韜、黨委副書記、院長李波、黨委副書記劉君強、副院長熊芳、孟慶雷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祖海、李忠斌、張英參與講座,學院部分師生到場聆聽。會議由柯尊韜主持。

(攝影記者:楊奕婧 編輯:吳羽)
此次經博獎學捐贈獎金共計五萬元人民幣,旨在推進學院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為加強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提供有力支持。儀式上,捐贈方代表吳忠軍與學院方代表李波共同進行揭牌,并為首批獲得助學金的三位博士生頒發榮譽證書。李波表示,本次助學金對學院提高立德樹人質量,促進學生培養水平走向更高臺階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吳忠軍表示,作為校友要學會感恩學校、感恩學院和感恩老師,積極提供支持,為學院發展貢獻校友力量。
會上,吳忠軍圍繞民族鄉村旅游模式與民族經濟振興研究進行了題為《民族鄉村經濟振興的旅游模式研究》學術講座。他以我國鄉村地區正在面臨的“新三農問題”為依據,展現了新時代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時代機遇,通過詳細分析龍脊模式和西江千戶苗寨模式的資源稟賦利用方式、旅游成效、共享機制和成功經驗四個方面,充分闡釋了民族鄉村振興模式經驗對民族鄉村區域旅游的深刻指導意義。基于鄉村旅游對其他產業的快速帶動,吳忠軍對近年來景區接待人數和收入情況作出數據對比,以鄉村酒店業的迅速發展為輔證,詳細說明了新時代下民族鄉村經濟發展新模式所帶來的包容性增長。他表示,要從文化資本化、勞動力利用和對文化傳承的工作中發力,借鑒鄉村旅游模式成功的經驗,推動新時代民族鄉村經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經濟學院始終與優秀校友保持密切聯系與深度合作,致力于展現優秀校友風貌,樹立學生榜樣,與校友共商共建學院發展工作。本次經博獎學捐贈儀式暨學術講座中,各位校友為學院的人才培育與學科建設提供了大力支持,使學院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的人才培養方式和對外交流渠道,為學院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編輯:童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