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十日,如流星劃過夜空,短暫卻燦爛。我們用知識播種,用熱情灌溉。孩子們的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渴望,我們的心中,充滿了不舍與希望。雖然時光匆匆,但種下的種子,將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開出希望之花,成為我們共同的寶貴記 憶。”8月31日,在新學期開學前夕,金融2302班楊婷婷同學寫下了自己的支教感言。
楊婷婷是經濟學院暑期支教隊的一員,今年暑假,在學院黨委的領導和學院團委的指導下,赴經濟學院2024屆畢業生蘭元元同學的家鄉——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開展支教活動。
2024年3月,央視新聞頻道等媒體報道了經濟學院2020級蘭元元同學3次將自己獲得的獎助學金捐贈給初高中母校的事跡。2024年6月,經學院黨委研究決定,由學院團委成立支教隊,到蘭元元同學的家鄉開展支教活動。
支教期間,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戴迎峰、團委書記安樹庭到蘭元元家開展家訪并慰問支教隊。在蘭元元家開展家訪期間,蘭元元及其父母深情回憶了他在學校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感謝學校對蘭元元的關心和栽培。戴迎峰轉達了學校領導對蘭元元同學的問候和嘉勉,希望他在新的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為家鄉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和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戴迎峰一行開展家訪。 安樹庭 攝)
隨后,戴迎峰一行在紅寺堡區第五小學校長馬越的陪同下,來到弘德村學校所在地看望慰問正在開展支教的學生們。馬越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對支教隊成員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贊揚,希望兩??梢猿掷m深化支教合作,用最溫暖的陪伴助力祖國西部的基層教育。支教隊成員逐一匯報了支教感受。戴迎峰代表經濟學院為支教學校贈送了象征民族團結的民大玉盤,對支教學校提供的學習交流平臺表示感謝,希望支教隊成員珍惜機會,在孩子心中播下鑄牢的種子、希望的種子、良善的種子,持續做好支教總結和課程優化,在助人實踐中深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提升個人素質能力。

(戴迎峰向馬越校長贈送玉盤。 安樹庭 攝)
為集中展示支教成果和孩子的成長,支教隊在學校舉行了文藝匯報演出,戴迎峰一行,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駐弘德村第一書記丁明出席了演出活動,當地村民200余人觀看了演出。演出包括詩歌朗誦、話劇、小品和歌舞等,全面展現支教隊的支教經歷和成果。文藝匯演結束后,支教老師們回到教室,與同學們一一道別。

(文藝匯演現場。 戴迎峰 攝)

(支教隊成員與學生道別。 安樹庭 攝)

(支教隊成員與學生道別。 支教學校 供圖)
據悉,本次支教活動共有來自經濟學院、教育學院的14名學生參與,覆蓋當地學生140余人,授課內容包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數學、語文、德育、美術、音樂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