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3月25日晚,中南民族大學在15號教學樓1006會議室舉辦了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能源經濟學術創意大賽民大校賽。本次大賽由學校創新創業發展中心主辦、經濟學院承辦,吸引了來自不同學院的7支學生團隊參與角逐。評委組由湖北工業大學肖坤、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劉家悅、王斌、甘天琦四位教師組成。

(攝影記者:朱仁熙 攝影編輯:雷翔鳳)
參賽團隊圍繞能源轉型、鄉村振興、數字化賦能等熱點領域,通過模型構建、案例分析與實證研究,呈現了多項兼具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的成果。其中,鄒雨佳團隊基于投入產出模型與雙重差分法,量化分析“東數西算”工程對西部區域經濟的拉動效應,為政策優化提供數據支撐;吳儀薰團隊聚焦湖北漢川光伏產業,結合實地調研提出“技術升級+產業鏈整合”的發展路徑;馬欣團隊以湖北省“光伏+農戶”模式為研究對象,提出“制度嵌入+情感嵌入”雙路徑策略,破解農戶參與中的信任難題;李少卓團隊通過實證研究揭示了“同群效應”對農戶參與農光互補項目的促進作用;王思齊團隊驗證了碳排放權交易政策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激勵效果;高鴻輝團隊則構建“碳可達性”指標,分析武漢市公共交通碳排放特征,并探討數字化技術的減排潛力。

(攝影記者:朱仁熙 攝影編輯:雷翔鳳)
評委組從科學問題聚焦、方法嚴謹性、現實價值等維度對各作品進行精要點評,充分肯定了各團隊在研究過程中展現出的創新性和實踐價值,也針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寶貴的改進建議,強調研究要明確科學問題,注重數據處理。同時指出,能源經濟研究對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鼓勵學生關注技術創新與社會文化因素對能源政策的影響。
本次大賽不僅為學子提供了展示學術能力的平臺,更通過跨學科交流深化了學生對能源經濟前沿議題的理解。學校將持續推進“以賽促學、以賽促創”模式,為“雙碳”戰略培育復合型人才,貢獻高校智慧與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