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記者:姜權卿)為總結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成果,5月23日,經濟學院于騰訊會議舉行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結項答辯。答辯邀請到學院老師鮑金紅、張娟、劉馳、王彥和徐彥坤擔任評委,經濟學院團委書記高無盡及各項目負責人和團隊成員參加。答辯由學院團委學生會創新創業發展中心徐藝寧主持。

高無盡肯定了各團隊提交的項目成果,并對結項的具體要求進行了詳細介紹。她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項目調研的難度,學院在嚴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相關工作開展,從立項到中期檢查都采用了線上會議的方式。項目成員們克服了諸多困難,呈現出許多優秀作品,充分展示了經院學子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擔當。
答辯會上,各項目負責人以研究的主題、目的、內容及成果為依托,結合互聯網時代發展、脫貧攻堅時代背景、電商帶貨時代主流等方向,提出了涉及短視頻、地攤營業、脫貧旅游文化及期貨保險等方面的創業思路和盈利模式。項目《地攤營業中斷風險研究及產品設計》通過查閱文獻、分析假設、調研后建模、分析影響因素等方法,深入探究了地攤商業模式在當今政府政策背景下的優劣點,大大提高了選題的時效性和實踐性;項目《陜西省宜君縣蘋果“期貨+保險”》深入鄉村、體察農戶,設計出一個協助宜君縣果農脫貧的可行性方案,并已公開發表兩篇期刊文章,項目完成度高、規范性強,最終被推薦為優秀項目。五位評審從選題角度、問卷設置和計劃書撰寫等角度對各團隊項目進行了討論和分析,針對每個團隊的答辯提出了改進建議。經評審最終商定,《云南省怒江州破解深度貧困與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研究》等8各項目順利結項,《內容創業時代短視頻平臺價值變現探究——以抖音平臺為例》暫緩結項。
此次線上答辯的順利舉行切實檢驗了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引導學生敢于思考、勇于創新,有利于推動經濟學院創新創業實踐工作進一步開展。
(編輯: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