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情況,檢驗社會實踐成果,3月5日上午,經濟學院舉行了2022年寒假社會實踐答辯評審。本次答辯邀請到經濟學院副院長熊芳教授參加,團委書記高無盡和學院各專業研究生擔任評委,共二十支隊伍進行答辯。
參賽隊伍采用PPT匯報的方式依次進行答辯。其中,《數字經濟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異質性影響機理與效益》項目團隊著眼于當下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從城市維度深入分析數字經濟對制造業二元邊際影響的差異性,深度探究了數字經濟對制造業出口二元邊際的影響;《讓小農戶擁抱大產業——基于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時空演化特征和鄂贛兩省的田野調查》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現狀與理論相結合,采取多種樣本、多樣類型的方式對農村生產性服務業的時空演化進行了細致研究,從精準供給、提升內需動力、激發市場活力、打破發展壁壘四個方面出發,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方案;《長江中游城市群城鄉融合動力機制、水平測度、影響因素研究》項目團隊基于城鄉融合的機制與動因,運用實證研究的調查方法對空間差異與時間演化進行實證測度,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多維分析,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評委們圍繞參賽隊伍的文本內容撰寫、實際調查情況、調查數據選取等環節進行了評價,并對相關問題和可提高方面給予了指導意見。
高無盡對答辯進行總結,她充分肯定了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成果。她表示,同學們在實踐中積極將時事熱點、家鄉發展與所學專業相結合,充分發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呈現出了豐富的實踐成果。她希望同學們繼續加強文本的規范性,突出實際調研的內容和分析結論,進一步擴大實踐成果的社會影響。
本次寒假社會實踐答辯順利完成了對學生假期實踐項目的階段性檢驗,充分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轉化和拓展,增強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了解國情與民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