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的要素有哪些?怎樣寫出一篇高質(zhì)量的新聞稿?”3月16日上午,精彩生動的經(jīng)濟學院記者團進階培訓活動正在11號教學樓514教室舉行。本次培訓特邀我校資深媒體人黃宗貴教授主講,學院記者團指導老師徐瑩主持,經(jīng)濟學院記者團全體成員到場學習。
(攝影記者:雷翔鳳 編輯:吳培元)
黃老師結合自身豐富的新聞工作經(jīng)歷,以《怎樣處理相關素材》為題,圍繞新聞攝影和新聞寫作兩個方面展開講解。他指出,在拍攝新聞圖片時要找準角度、選好高度、調(diào)整亮度、合理構圖。他采用舉例與提問相結合的方式,向成員們講解了新聞寫作中的隱形病句、標題和導語,以及如何處理相關素材。他強調(diào),標題要簡潔精煉、直入本題,導語可以采用描寫式、提問式、夾敘夾議式、倒金字塔式等等,切忌模式化。語句用詞要搭配恰當、符合語法,還不能隨意改變作者的原意。針對成員在新聞撰寫過程中出現(xiàn)模式化、語言枯燥、缺乏新意等典型問題,黃老師結合具體新聞稿給出了寶貴建議:首先,政治站位要高,抓住新聞亮點;其次,新聞要越寫越新,求新、創(chuàng)新。其中,“要讓新聞人物出來說話,要用事實說話”的觀點,為大家構思采寫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維度,直擊人心。
隨后,成員們對黃老師提供的有代表性特征的新聞稿進行現(xiàn)場修改,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鍛煉實際操作能力。在最后的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成員們踴躍發(fā)言,就新聞攝影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和寫作上的困惑提出疑問,黃老師耐心回答了大家的問題并給出了解決辦法。
徐瑩老師對黃老師的到來表達了誠摯謝意,并表示:“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訓為契機,多觀察、多思考、多溝通、多感悟,破解稿件模式化的問題,通過實踐錘煉新聞采寫能力,推動學院新聞宣傳工作開啟新的篇章。”
此次培訓活動實例豐富翔實、針對性強,大家紛紛感慨收獲很大。成員李玥锜表示:“黃老師給我們分享了很多關于新聞寫作的心得,我對黃老師所講的標題和導語的撰寫印象最深刻。我會認真梳理消化本次培訓知識,將本次所學所獲切實運用到新聞報道中。”成員張夢靜說:“希望還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讓我們深度接觸新聞寫作和攝影,不斷提升新聞宣傳工作的能力。”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本次培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