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集體收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這幾天反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每次學習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獲。
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對黨的十九大以來以及近十年取得成績進行了充分總結,黨帶領全國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對新時代新征程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為我們描摹了藍圖、指明了方向、部署了重點任務,是一個指導我們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結合學習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和任務,結合我校本科人才培養實際,有以下兩點學習體會:
一、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立德底線。作為民族高校,從誕生之日起就有著紅色基因,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工作主線。近年來,學校成立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著手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全校范圍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必修課,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課程思政的基本內涵,社會實踐、創新創業、校園文化等各方面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聚焦,形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強陣地。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立德樹人最基本要求,讓廣大青年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不可摧,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理想遠大又腳踏實地,篤信好學又知行合一。
二、堅定走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之路,全面提高我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報告中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國高校教育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到今天的普及化階段。在普及化階段,人才核心競爭力就是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壓力逐年加劇,凡人才培養質量過硬的專業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保持較好水平,說明人才培育質量的重要性。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力:
1.調整專業結構。學科專業結構調整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一流建設的要求,也是國家民委巡視我校提出的整改要求。按“招-培-就”基本數據為專業結構調整基本依據,通過專業結構調整達到做大做強優勢專業,停招撤銷社會需求低、教育教學成效低、就業競爭力低的“三低”專業。
2.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我校2023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工作已啟動。需要各學院和相關教學單位切實做好前期調研(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兄弟高校同行專家、企事業負責人、校友等),按照人才培養目標-支持目標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對應課程體系的設計路徑,優化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為高質量人才培養設定基本框架。
3.加強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改革。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課堂教學質量直接關系人才培養質量。近期學校出臺了《中南民族大學進一步加強教風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用課堂教學改革推動教風學風建設,最終形成“樂教-善教-嚴教”良好教風、“好學-勤學-善學”良好學風。
4.建立科學合理的質量標準。高質量人才培養需要高質量衡量標準。雙一流建設、新文科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建設、工程教育認證、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一流課程都為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進一步推動學科交叉、產學研融合,基礎學科加強拔尖人才培養、應用學科加強服務國家和地方戰略能力培養,用更高質量標準衡量人才培養效果。
黨的二十大召開,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沖鋒號。讓我們團結奮斗、踔厲奮發,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奮力開創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努力辦好國內一流、人民滿意的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