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校法學院以在線方式主辦了“馬普刑法學人論壇”第一、第二期學術講座。兩期講座均經由“北大法寶學堂”平臺同步直播,吸引了學術界和實務界人士的廣泛參與,引起較大反響。
“馬普刑法學人論壇”第一期講座是在2022年2月24日19時至22時舉行的,主講人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刑事法評論》主編江溯老師,題目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司法擴張與理論限縮”。
北京大學陳興良教授、梁根林教授,我校劉之雄教授,武漢大學何榮功教授、敬力嘉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童德華教授,西北政法大學付玉明教授,中國政法大學于沖副教授,以及剛從德國馬普刑法所畢業的李源粒博士擔任該期講座與談人。


論壇第一期主講人 北京大學法學院江溯副教授
江溯老師首先總結了網絡犯罪的新態勢和網絡幫助行為的新特征,指出傳統共同犯罪理論的不足。接著,他在簡單介紹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簡稱“幫信罪”)擴張的三大背景(“斷卡行動”、“司法解釋”和“認罪認罰從寬”)之后,從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幫信罪的司法狀況:“明知”的認定;幫助對象;“幫助”行為;“情節嚴重”。最后,他從這四個方面入手,分別提出了限縮幫信罪適用范圍的具體方案。
“馬普刑法學人論壇”第二期講座剛于2022年3月13日15時至18時在線舉行。主講人是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刑事合規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本燦老師,題目是“企業合規程序激勵的中國模式”。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謝鵬程所長、南京大學孫國祥教授、西南政法大學石經海教授、《中國刑事法雜志》副主編石磊副研究員、西南科技大學廖天虎教授、武漢大學陳金林副教授、蘇州大學陳珊珊副教授、我校王曉曉老師擔任本期講座與談人。


論壇第二期主講人 山東大學法學院李本燦教授
李本燦老師在講座中指出:最高人民檢察院試點推行的企業合規檢察制度改革已經過去兩年,改革試點取得了有益經驗,但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他認為,在探尋問題的解決路徑時,從外部視角,借鑒英美經驗是當前實務界和理論界普遍采取的方式,然而,英美經驗有其特定的制度基礎和制度現實,我們國家也有自己的制度基礎和制度現實。因此,他認為,我們需要合理關注自己的制度現實,探索企業合規程序激勵的中國模式。據“北大法寶學堂”平臺統計,共有九千多人次收看了該在線講座。
以上兩期講座均由我校法學院主辦,由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五校法學院協辦。我校法學院周遵友教授是兩期講座的具體組織者和主持人。
據悉,“馬普刑法學人論壇”的成立起源于學界同仁的建議,取名于“馬普刑法學人”公眾號。我校法學院周遵友老師和北京大學法學院江溯老師共同牽頭發出了成立該論壇的倡議,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陳璇教授、武漢大學何榮功教授、西北政法大學付玉明教授和山東大學李本燦教授的熱烈響應,六人擔任共同發起人,其中周遵友老師和北京大學江溯老師擔任共同牽頭人。就其定位而言,該論壇是由我國刑法學界以德國馬普刑法所為紐帶而聯系起來的同仁聯合成立的一個松散的、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該論壇的目標是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下,積極展示國內外最新的刑法研究成果,讓論壇的主辦者、主講者和評論者平等交流、暢所欲言。該論壇將借鑒北京大學“當代刑法思潮論壇”的做法,實行“聯合舉辦、輪流坐莊”的模式。(作者:孫心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