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19至22時,由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主辦、新時代民事權利保護與利用制度創新研究團隊承辦的“新型權利及其制度創新論壇”第一期講座順利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曉曄老師應邀作了題為“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規制與典型案例”的學術講座。
主講人 王曉曄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本期講座由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陳雪萍教授擔任主持人。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大學競爭法與競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孫晉老師,原湖北省市場監管局一級調研員陳仿文同志,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講師袁野老師擔任與談人。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院長潘紅祥、副院長黃軍擔任與會嘉賓。
主持人 陳雪萍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陳雪萍教授
本期講座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法學院師生在法學院219會議室現場學習的同時,還通過“騰訊會議”平臺面向廣大師生同步舉行,我院近百名師生聆聽講座并參與互動。
講座現場
王曉曄老師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競爭法、經濟法和國際經濟法,發表著作20余部、論文200多篇。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反壟斷立法顧問、商務部(多哈議程)貿易與競爭政策議題專家咨詢組組長、中國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務,榮獲“當代中國法學名家”稱號,入選《影響中國法治建設進程的百位法學家》;也曾被美國Antitrust Competition Policy Blog網站評為“反托拉斯法律與經濟全球最具影響的16位女教授之一(Best of the Best)?!?/span>
在將近90分鐘的演講中,王曉曄老師主要談了五個問題:數字經濟的特征、數字經濟適用反壟斷法的問題、歐盟數字領域的反壟斷監管、美國數字領域的反壟斷監管、我國強化數字領域反壟斷法的立法與實踐。關于第一個問題,王曉曄老師總結了數字經濟的特征,指出市場主體利用數字經濟限制競爭或不正當競爭的現象及原因。關于第二個問題,王老師介紹了不同立場對于數字經濟適用反壟斷法的限度問題。在第三、第四個問題中,她介紹了歐盟和美國數字領域競爭執法中存在的爭議問題、責任承擔。她在談到第五個問題時,首先提出我國數字領域反壟斷的立法與實踐受到歐美國家影響,其結果也將對經濟、政治等多方面問題產生影響,并對我國強化數字領域反壟斷的立法與實踐歷程進行梳理。其次,她從規制電商平臺“二選一”、強化數字領域經營者集中控制、數據互操作、推動數據互操作這三個方面入手,對我國數字經濟壟斷執法實踐現況及規制路徑進行分析。最后,王老師呼吁大家秉持客觀的態度對待數字經濟技術的兩面性,不僅要對數據企業進行規范,還應推動和支持其良性發展,并促進數字經濟反壟斷立法和執法的國際合作。
在與談環節,與談人表達了對王曉曄老師由衷的感謝,并分別從數字經濟國際視野,理論、立法、執法、司法共同協作,以問題為導向、立足我國國情等不同角度分享了對于這個論題的認識。
演講結束后,在場和線上的學子踴躍提問,問題涉及《數字市場法》的理解適用和我國制定相關規范性文件的借鑒方向等內容,王曉曄老師一一予以解答。王教授的講座格局宏大,內容豐富充實,在講座過程中注重橫向比較和縱向延伸,讓參會學習的師生收獲頗豐。
供稿:孫心銳 鐘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