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優秀典型 | 師生典型 | 正文 |
|
立足本職,關心學生全面發展 ——訪法學院楊帆老師
楊帆老師,華中科技大學法學博士,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民法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民商法、社會政策與法律,主講課程包括合同法、侵權行為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侵權法疑難案例分析和侵權行為法專題等,在我校執教已6年。六年來楊老師始終堅守自己的“教師”本職,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對于此次能在“法學院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海選投票中進入前八,楊老師表示,自己的任教時間并不長,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向同事們請教。學生們的肯定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會激勵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認真負責。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本職工作。楊老師自己踐行“教學”的前提是認真備課。老師提到自己執教6年來,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備課上面,因為向學生傳授知識需要不一樣的視角,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是很重要的。有學生激動的表示,“楊帆老師不僅備課很認真而且講課超有趣,每天都更崇拜老師多一點,除此之外 還學到了很多課堂外的知識,真的能感受到老師想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我們,非常感恩!”,這不正是對楊帆老師背后付出的最大肯定嗎?另一方面,楊帆老師認為,對學生的培養,僅僅依靠課堂四十五分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課外盡量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對學生而言,大學是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階段,面臨很多任務、選擇和壓力。很多學生對將來選擇升學還是就業感到十分迷茫。在學生畏于與老師溝通時,需要老師主動一步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獲得學生的信任,給予課堂之外的幫助。一位學生提到自己在保研和考研之間猶豫不決時,是楊帆老師一直在旁鼓勵,非常感謝大三那段迷茫時期老師的支持和引導。而且即便是現在在學習中遇到一些困難,或者有不順心的事情,也會跟老師聊聊,而楊帆老師都會給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引導,本科期間能遇到這樣的恩師,是人生中最大的幸運。 對于自己的教學理念,楊帆老師將之概括為“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楊老師認為,在法學院,所謂因材施教,就是讓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找準定位,確定未來學業或職業目標,了解學生適合的發展方向進而做出具體引導。促進全面發展則是全面培養法學生各方面的素養和能力。全面發展的核心是夯實基礎的法律知識;形成基本的法律體系框架;鍛造法律思維模式。圍繞上述核心,應通過各種學術和實踐訓練,提升自身的法學素養,具體包括利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即法律適用和法律解釋的能力;追蹤和了解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的能力;以及通過團隊協作開展學術研究和學術創新的能力。 楊老師教學理念的背后是認真踐行“老師”本職的工作態度,大家對楊老師的贊不絕口即可見一斑。在學生眼里,楊帆老師不僅上課認真有趣,而且在課外也是一位沒有距離感的老師。為了讓大家盡可能多地汲取知識,他傾囊相授;在學生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他耐心解答;學生感到迷茫時,他給予熱心的指導。課堂內外,學生需要楊老師的時候,他都能盡可能地提供幫助,這或許就是楊老師被學生感念如此的原因吧。最后,楊老師也希望大家在大學期間能保持身體健康、心情愉悅,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并為之不斷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