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疫,舉國同心。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前往一線戰“疫”,來自各大高校的志愿者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投身抗疫阻擊戰,與“最美逆行者”并肩作戰。我院多名青年學生在寒假返鄉期間,也積極響應學校和學院號召,在居住地參與社區抗擊疫情志愿服務工作,這其中涌現了一批先進典型,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擔當了使命。 2017級學生抗疫典型——侯玉琪 小區開始封閉管理后,在業主群中有招募志愿者,爸爸把招募消息告訴侯玉琪后,她就去報名參加了。家人對此也十分支持,她在爸爸和姑姑的帶領下,開始了志愿工作,每天和家里人一起做志愿服務,很光榮也很開心。 侯玉琪在這次防疫志愿活動中具體負責在小區門口管理出行車輛,檢查是否有通行證,并在通行證上打鉤。簡單,但又不敢松懈。“辛苦啦”是她聽到最多的回應! 
侯玉琪在值班過程中,隔離防護措施做得很好,會佩戴口罩、帽子及一次性手套,回家會用各種方式做好消毒工作。 工作期間的一件小事令侯玉琪印象深刻。有一次值班她沒戴一次性手套,一位開車路過正在登記的阿姨看到了,提醒道:小姑娘你自己要戴手套呀。隨后阿姨就開車走了,她以為這件事已經結束了,結果過了十幾分鐘,阿姨又來值班的地方,給她送了兩副一次性手套,阿姨的暖心舉動讓她無比感動。 
侯玉琪目前的感受是,每天值班的幾個小時,是在為防疫做貢獻,心里很滿足。希望大家能繼續配合防疫工作,希望疫情能趕快結束,一切回歸正常。她期待疫情結束后,能去人多的地方,重新體驗一下平凡生活,逛商場,看電影。也想早點回到春暖花開的武漢,回到美麗的民大。 2018級學生抗疫典型——丁玉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武漢市發生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全國的醫護人員與人民群眾都投入到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 丁玉明同學深刻意識到,只有人人參與,人人配合,我們才能最終戰勝病魔。因此作為一名從武漢返鄉的大學生,丁玉明同學積極配合村鎮工作人員,主動在第一時間自我隔離,配合村醫做身體檢查,直至潛伏期結束。之后,他響應村支部號召,積極報名成為一名抗疫工作志愿者,在寒冷的冬日進行入戶排查,摸查自1月17日以后返寧的人員。 疫情期間,出現了不少網絡熱搜話題,也曾在網絡發布過不少的謠言以及民眾點評。作為法學生,面對這些輿論,丁玉明的看法是,作為一名學習法律的學生,我們自己首先要對一切謠言做到不傳謠,不信謠,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抵制造謠的行為。其次,謠言止于智者,如果我們自己多學習一些知識,多掌握一些官方第一時間發布的信息,相信謠言就會越來越少。 他想對所有的疫情工作者說:“你們是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守護神,你們是我們這個國家國泰民安的守護神,廣大的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軍人、公安、生產疫情需要物資的企業、社區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所有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的工作者們,你們是最偉大的,你們辛苦了!” 
“雖然天氣嚴寒,摸查工作也存在不被理解和不被支持等困難,但是一想到自己也能參與到這場疫情防控的重大任務中來,內心就十分溫暖和充足”,丁玉明同學說。他堅信:如同鐘南山院士所說,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中國也是一個英雄的國家,在黨的領導下,在所有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所有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之下,早晚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2018級學生抗疫典型——潘品全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這場災難牽動著全國億萬人民的心,同時考驗著每一個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萬千海內外愛心人士捐款捐物,以解物資匱乏。身處疫區武漢的潘品全說:“疫情突發,白衣戰士將生死置之度外,以克時艱,舉國上下無不敬佩,吾雖不能至,切心向往之”。 
恰逢武漢發布了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招募令,潘品全同學義無反顧,立即報名,最終順利通過審核,成為武漢市抗疫青年志愿者一員。這個曾參軍入伍兩年的年輕人在他的疫情防控報名表上寫下一句振奮人心的話: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在抗疫小組負責人的指導下,潘品全積極參與了消殺、檢疫、宣傳等多項環節的工作。得知他去做志愿者,許多親朋都向他表達了關切之心,潘品全說:“非常感動,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光。我個人的力量雖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就一定能凝聚起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青春年少,熱血燃燒。以上三位抗疫志愿者只是學院廣大參與志愿服務工作學生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的志愿者,此刻他們正奮戰在工作一線,用實際行動,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疫情當前不畏懼,災難面前有作為,這是他們在逆境中,用愛和行動譜寫的青春風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