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測范圍
2022屆法學院全體本科四年制學生畢業論文。
2.檢測軟件
使用“知網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進行檢測。可從信息門戶—教務—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 或至教務處主頁【專題欄目】下選取“知網”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登陸。
3.使用辦法
檢測采取學生自行上傳論文進行檢測的方式。上傳論文須為完整稿,格式為word文檔,電子版文件命名格式為“專業+姓名+學號+論文題目”,例如:“法學+張三+201821011099+淺論電子證據的提交”。具體使用方法詳見《查重檢測操作手冊》。
4.時間安排
原則上給予每位學生兩次論文檢測的機會。只有檢測結果達到要求的論文才有資格參加答辯。在各次檢測時間范圍內每位學生只有一次提交檢測的機會,請確認上傳論文無誤再點擊提交,第一次檢測的對象為全體學生,第二次檢測對象為第一次檢測未通過的學生。
學生第一次檢測時間:2022年4月18日09:00至2022年4月22日17:00。(法學院所有參加2022屆本科畢業論文答辯的學生均須在此時間之前提交檢測,并聯系自己的指導教師進系統審閱。如已提交待檢論文,老師尚未審核或審核不通過,學生可以修改論文后重新上傳,不使用查重次數。如已提交待檢論文,老師一旦審核通過,則論文無法修改,系統開始查重,使用一次查重數。)
指導教師第一次審閱時間:2022年4月18日09:00至2022年4月25日17:00。(指導老師進系統查閱查重結果,檢測重復率>30%的論文需進一步修改并參加第二次檢測,≤30%的論文也可視實際寫作情況要求學生繼續修改并參加第二次檢測,確保學生答辯前檢測通過的論文與實際參與答辯的論文一致。)
學生第二次檢測時間:2022年5月2日09:00至2022年5月6日17:00。(需要進行第二次檢測有:①第一次審查未通過;②第一次檢測重復率>30%的論文;③第一次檢測率≤30%但老師要求進行第二次檢測的)
指導老師第二次審閱時間:2022年5月2日09:00至2022年5月9日17:00。(檢測不通過的學生沒有答辯資格。另外,學校將組織專家進行論文抽檢,抽取比例不少于專業人數的10%,抽檢名單由學校確定,抽檢對象從系統內提交查重后的論文中提取。抽檢結論分為正常答辯及延遲答辯兩種,抽檢不合格者延遲答辯。)
學院答辯時間:暫定5月19日,各教研室也可自行安排答辯時間并告知學生,答辯需在5月24號之前完成(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最終版上傳檢測時間:2022年5月25日09:00至2022年6月3日17:00。(答辯完后,所有學生根據答辯小組意見在教師指導下完成論文修改工作,修改后學生將最終版論文上傳至畢業論文管理系統進行最終版檢測。)
5.檢測結果認定與處理
①2022屆本科生畢業論文查重檢測性質認定參考標準
結果類別 |
檢測結果 |
性質初步認定 |
A |
R≤30% |
通過檢測 |
B |
30%<R≤50% |
疑似有抄襲行為 |
C |
R>50% |
疑似有嚴重抄襲行為 |
②檢測結果達標且抽檢合格的論文具有答辯資格,未達標的論文必須修改或重做,修改后的論文須經指導教師嚴格把關,檢測結果達到要求后方能參與答辯。
6.檢測報告單存檔
所有學生須打印最終版檢測論文稿的“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簡潔)”一式兩份交給指導老師,指導老師在確定檢測論文與提交論文一致的情況下簽字確認并在畢業論文(設計)資料袋中保存。電子文本檢測版本需與紙質文本完全一致,否則取消答辯資格。若學校發現學生上傳到系統中檢測的論文與本人實際作品不一致或存在其它弄虛作假行為規避檢測的,將取消答辯資格并根據相關規定嚴肅處理。指導教師對學生提交檢測的論文負有審核把關責任。
7.其他事項
檢測篇數是學校購買的有價資源,老師和學生應認真對待、謹慎操作,防止誤傳誤檢,錯誤操作浪費資源者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