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少數民族法治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民族院校培養“四個特別”時代新人的題中之義。民族院校多民族互嵌式社區環境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提供了最為適宜的空間場域,各族學生通過教室、寢室和校園的接觸和互動,經由文化整合和文化自覺的過程,最終催生和夯實各族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顯性的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等課堂教學和隱性的校園文化與社會實踐,構成了各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增進團結互助友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立體圖景。
關鍵詞: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少數民族法治人才
原文刊發于《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2卷2022年第7期(總第2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