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項目】潘紅祥教授國家社科重點項目結項成果獲評優秀等次
作者:
編輯:
審核:
發布:
發布時間:2020-09-22
日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告了2019年6月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結項情況,我院潘紅祥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重點項目《少數人權利保護比較研究》(編號13AMZ006)結項成果鑒定為優秀等次。 該結項成果分為導論、少數人權利的法理(“少數人”概念的辨析與界定、少數人權利的規范構造與邏輯內容、少數人權利保護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范式)、少數人權利保護的制度模式、少數人權利的基本內容(少數人身份權、政治參與權、文化權、語言權、受教育權、就業權以及土著民族自然資源的永久主權、環境權)、少數人權利國際保護機制、少數人權利保護的域外經驗及其中國鏡鑒六個部分,共計14章,46.5萬字。 成果認為,由于“少數人”這一概念兼具個人和集體的屬性,少數人權利不可能和公民個人權利一起分享一個業已成熟的知識體系和理論框架。因此,必須論證和發展出外一個新的知識體系和理論框架對少數人權利進行闡釋。在實踐方面,多民族國家大多通過賦予少數人群體一定形式的自治(民族聯邦制、民族區域自治、民族文化自治和土著民族保留地自治),通過構建共識民主和協商民主機制、權力共享和均衡機制以及文化平等與社會平等兼顧等措施以滿足少數人群體利益訴求和權利主張。我們需要以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平等理論為基本指導思想,有效地借鑒和吸收國外成功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創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踐形式,完善我國少數民族權利保護的制度體系,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和邊疆的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