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寒風漸起,天空變得高遠而灰蒙,大地也在冷意中漸趨沉靜。在忙碌的快節奏生活中,心理健康已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在11月22日的初冬,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志工部及法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夕陽暖禾木志愿服務隊攜手共促,特別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區墻繪活動,并邀請美術學院與法學院全體本碩學生共同參加。此次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這不僅是一次美化社區環境的藝術行動,更是一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心理健康領域的生動實踐。

物料集萃:色彩與工具的盛筵
藝術,是情感的抒發,是心靈的對話。在墻繪活動中,同學們通過手中的畫筆,將無形的情緒轉化為有形的色彩,讓心靈得到療愈,讓壓力得到釋放。
同學們精心籌備,將各類工具一一備好。嶄新的畫筆被整齊排列,開始前,從五顏六色的粉筆到大面積上色的排刷,一應俱全,似等待出征的士兵。顏料桶里盛著五彩斑斕的顏料,紅似火,藍若海,黃像金,調配間能暈染出萬千色彩。直尺、卷尺確保線條筆直精準,過期的報紙用來劃分區域、保護周邊。他們細致的準備,不僅僅保護了社區的環境不受污染,同時也踐行了本次墻繪的主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


協作共繪:眾手齊心繪就核心價值觀
同學們在墻繪活動中全情投入,繪畫過程猶如一場精彩的藝術之舞。他們圍繞墻面或蹲或站,有的同學緊握著炭筆,微微瞇眼,仔細地在墻面上勾勒出輪廓,每一條線都傾注著專注與思考。輪廓既定,負責調色的同學便忙碌起來,他們像嚴謹的化學家,將各色顏料精準配比,調配出理想的色彩。接著,繪畫主力登場,他們手持畫筆,蘸飽顏料,筆觸剛落,鮮艷的色彩便在墻面上暈染開來。從細膩的線條描繪到大面積的色彩填充,同學們的動作流暢而自信,時而快速揮動畫筆鋪陳底色,時而放緩速度雕琢細節。他們一心沉浸在墻繪創作中,仿佛周圍的一切都已不復存在,只有眼前的墻面與心中的藝術圖景。

在這場以“繪彩社區,共筑美好”為主題的墻繪活動中,同學們特別融入了藝術治療的理念,期待通過這種方式在墻面上、在人心間留下“和諧”與“文明”的烙印。藝術治療作為一種非言語的心理治療方式,能夠幫助參與者以一種安全、自由的形式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想法,實現情感的釋放和自我探索。這不僅是一種情緒調節工具,也體現了“自由”的價值追求。


此次墻繪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更是一次社區聯動的心理健康教育。美術學院、法學院的全體同學以及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通過共同創作,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和社區居民的凝聚力和幸福感。在繪畫的過程中,志愿者與居民們相互交流、分享。每一個人都能在拿起畫筆的時刻肆意書寫,忘卻煩惱。在一筆一畫間、在互幫互助時,共繪“友善”與“誠信”的生動畫卷。



駐足盛贊:墻繪點亮生活之光
當一幅幅精美的墻繪作品在社區的墻壁上逐漸呈現,居民們的目光就再也無法移開。朋友們像是發現了寶藏,歡呼雀躍地圍聚在墻繪前。那充滿童趣的畫面,讓他們眼中閃爍著新奇與興奮的光芒,他們的小手興奮地指著墻上的24字核心價值觀,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無形中也增強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他們在墻繪間嬉笑奔跑,原本空曠的社區角落,瞬間成了他們新的樂園。
而老年居民們,則在墻繪前駐足良久。他們帶著歲月沉淀的目光,緩緩撫過墻上的每一處筆觸,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些畫啊,讓咱社區看著就有精氣神兒,心里暖乎乎的。”他們感慨著,往昔簡單樸素的社區記憶與如今充滿藝術氣息的核心價值觀內容相互交織,讓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愈發深厚。


此次墻繪志愿活動,不僅僅是一次藝術創作,更是一次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它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起社區內各民族居民的心靈。讓我們攜手共進,以更多這樣的活動為契機,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共同描繪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絢麗篇章。我們共同期待,這場墻繪活動不僅能為社區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更能在每個人的心中,種下溫暖的種子,鼓勵大家共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