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楚,江西九江人,漢族,94級法律系校友。曾任廣東省江門市人民檢察院黨組秘書,辦公室主任。現任廣東省佰卓律師事務所主任、浙江杭州廣電云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他的夢想是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并與這個世界進行深入的交流。那么,陳江楚是如何追逐自己的夢想的呢?

每每談到今天的成績,陳江楚總會想到在大學學習到的內容,他說:“本科在民大時,有幸聽了一次張明楷教授的刑法理論公幵課,獲益匪淺。”對于陳江楚來說,這是他打幵法學大門的第一把鑰匙。
陳江楚說,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成為一名律師,母校是真正讓他夢想起飛的地方。在校的法學學習生涯為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院的授課老師大多都是哲學專業岀生,所以在本科培養的法律邏輯思維讓我受用至今。”陳江楚這樣談起自己本科學習的收獲。
再憶奮斗路
“先庸后達,執兩用中”是陳江楚的為人處世之本,亦是陳江楚的司律之道。無論是在法律工作上,還是日常生活中,都必須掌握分寸。他認為,只有根據事物的客觀規律而做到適當的程度,才能達到最佳的預期效果。案件和法律項目不分大小、難易,都要在詳實調查、充分討論、縝密分析的基礎上,找岀最優解決方案。在事實和法律之間,盡律師之能,為當事人和委托方架起一座橋梁,發揮積極作用,解決實際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岀,正所謂“能獲眾望,名顯四方,漸次進展,終成大業。”
進入工作崗位后,陳江楚以扎實的法律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深耕法律行業。工作中,他長于分析、研判以及帶領團隊處理各類案件和法律項目,為當事人解決實際問題,協助企業做岀正確司法、經營判斷。陳江楚前十年在檢察機關工作,后十年離職后主攻律師工作。執業以來,陳江楚律師先后親自或帶領團隊辦理了廣州黃埔3,13特大爆炸案、廣東原某市委書記張氏受賄案、湖南王氏特大販賣毒品案、廣州韓氏特大詐騙案、廣州李氏重大傷害案、廣州楊氏特大盜竊案、廣州葉氏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標案、廣州戴氏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東莞收費站6-18傷害案等近百件刑事案件。
除此之外,陳江楚長期擔任浙江奧某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奧某信息有限公司、廣州先某科技有限公司、香港無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廬某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長某藥業有限公司、新疆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上市非上市公司法律顧問。?
律者無先,達者為師
當談到從學校畢業后經歷社會一番洗禮后的感悟時,陳江楚這樣說道:“讀書時須入世,入世時做好學問。”他認為,個人知識的積累是為了回饋社會,回饋社會的同時也要保持專業能力的提升。
談及工作多年的感悟時,他說道:“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律者無先,達者為師。法律人任何時候都要忠于法律,要有社會精英職業感而非個體精英感,既要敬畏法律,又要服務于社會。”
在校期間夯實的法學素養使得陳江楚養成了對法律的信仰感,并助力他在不同法律崗位的轉換上游刃有余。他認為,年輕是資本,專業才是根本。多年來,依靠深厚的法學功底和優良的職業道德,陳江楚一直秉持法律所倡導的公平、正義理念,為各級各類當事人提供著高質量、專業化的法律服務,他也因此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和眾多領域給與的榮譽。
在我國依法治國的現階段,司法實踐與法學理論在很多方面與時俱進。陳江楚在這些方面考慮的很多,他長期研究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的結合問題,并力求將所學的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的結合做的更加完美。陳江楚深知,法學作為一個應用性學科,必須走出校園而進入實踐,方能真正讓法學理論服務于司法實踐。
動人母校情
談及對師弟師妹的寄語時,陳江楚說到:“多讀書,讀好書。好好把握本科階段的法學基礎教育,并強化外語能力。同時,獨立的思考能力與將知識實際應用的能力也必不可少。”
在展望學院的建設上,他認為,學院不僅是學術的殿堂,更應當是職業道德的修煉場。法學院在培養法學學術能力的同時,也應當注重培養法科生健全的法律人格,建設符合法律職業要求的心理素質的法律人才。
工作多年,陳江楚時常回憶自己難忘的大學四年生活,師生情、同窗誼、都支撐著他在法律職業道路上奮勇前行。他的經歷促成了他用法律人的獨到眼光去審視這個世界并與之交流。“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對于他來說,這絕非偶然。陳江楚說:“我是一個有夢想的人,而且我從來都相信夢想通過努力能夠實現。”陳江楚認為,時至今日,他還在實現自己夢想的路上。平淡的語調背后卻透露出他一顆奮斗激昂的內心。逐夢之時,人人都是少年。闖蕩二十余載,面對人生困難,他始終相信,終有見得烈日破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