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好、貫徹落實好,在參加學校培訓班學習基礎上,公共管理學院黨委通過4個教師黨支部推薦,遴選了我院知名專家、教授黨員,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之體會為主題開展系列講座。9月26日下午,國家民委首屆教學名師、國家民委領軍人才、行政管理專業教師黨支部吳開松教授,以“全面深化改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基”為題,作首場講座。院黨委書記馬國杰主持講座并致辭,全院50多名師生黨員參加了活動。
(圖為系列講座活動現場)
吳開松教授從民族事務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民族事務領域改革成果、全面深化改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3個方面分享了學習體會。在他看來,全面深化改革在民族事務領域有助于構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改革發展過程中我國民族事務領域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時,吳教授用十個“更”來概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實、法治建設更全、經濟社會發展更快、民族團結進步更廣、文化傳承與創新更加豐富多彩、教育發展更均衡優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加高效完善、風險防范更加精準、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推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更加全面深入。如何以“全面深改”為“鑄牢”發力?他認為,要以改革聚民心,共培民族團結之根;以改革促發展,共繪民族繁榮之圖;以改革強保障,共譜民族和諧之曲;以改革興文化,共鑄民族精神之魂;以改革育新人,共育民族未來之才。
(圖為吳開松教授作講座)
講座內容豐富,語言生動,催人奮進,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最后,馬書記發表了總結講話,她希望全院黨員師生結合吳教授的學習體會講座,就學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學院的改革發展,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科專業優化,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圖為馬書記發表總結講話)
據悉,此次系列講座也是公共管理學院黨委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探索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具體舉措之一。目前,學院圍繞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之體會,征集了“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推進廣泛多層協商民主建設”等選題,旨在通過舉辦系列講座,形成“專家導學、支部促學、全員深學”的學習機制,著力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中服務于國家戰略,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