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提升黨員學生黨性修養,公共管理學院于11月13日中午在15號教學樓310舉辦了秋季黨校培訓班第五講。本次課程由湖北省高校“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負責人、行政管理專業教師黨支部書記方堃老師主講,培訓班的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全員參加。

(圖為黨課學習現場)
方堃老師主講的題目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他從“邏輯”、“動力”、“路向”三個維度進行了講授。首先,在邏輯方面,方老師認為“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同源、同程和同向上是全方位耦合的。中國式現代化是56個民族的現代化,沒有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就難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沒有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也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接著,他圍繞認同整合、利益協調、政策引導等方面,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動力機制。然后,方堃老師提出,應從五個方向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一是以鑄牢為主線,夯實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思想根基;二是以共富為引擎,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三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推動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四是建設共有精神家園,鑄魂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五是探索生態和諧共美,營造宜居宜業美麗家園。
授課過程中,方老師引導大家踴躍發言,不時與大家互動交流,以自己多年在民族地區調研的心得舉例,講述生動形象,將政策理論講解得通俗易懂。

(圖為互動交流環節)
方堃老師總結說:“我們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最后,本次黨課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通過培訓,學員們對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發揮先鋒作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為強國復興偉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