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4年11月30日上午,行管專業師生黨支部聯合開展赴武漢革命博物館研學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由湖北省“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負責人,行政管理系黨支部書記方堃、副書記毛斌菁老師帶隊,部分學生黨員及“1+1+1+1”頭雁計劃中結對幫扶的邊疆少數民族學生參加。
(圖為參觀黨的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
研學第一站——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館內,一件件歷史文物靜默訴說著往昔,一幅幅文獻資料生動再現了黨的紀律建設歷程。師生們在這些珍貴史料前駐足沉思,深刻領悟紀律這一黨的生命線,是如何鑄就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革命先輩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堅持原則,維護黨的紀律。作為新時代青年,更應該繼承和弘揚這種精神,為振興中華貢獻自己的力量!”來自甘肅張掖的大一新生張婷同學說。
(圖為聆聽志愿者講解中共五大會議歷史)
隨后,師生一行踏入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步入展廳,靜靜陳列的文物仿佛在訴說往昔的崢嶸歲月,掛滿墻壁的照片如同一扇扇窗,打開通往歷史深處的大門,復原的場景更讓人身臨其境。緊接著,我們參觀了毛澤東舊居。這里是毛澤東同志于1927年主持農講所工作并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的辦公地兼居所,承載著厚重的紅色記憶。大家邊走邊聽、邊問邊記,回顧了偉人的革命事跡,真切感受到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
(圖為師生一行參觀毛澤東舊居)
最后,師生一同步入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大家心懷敬畏,重溫毛澤東同志在這里為農民干部授課的激情歲月,以及他筆下《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務實精神。這里的一磚一瓦都鐫刻著奮斗與犧牲,仿佛在講述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行管2201班的安丹爾甲同學表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我們要在黨的指引下,團結奮斗,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讓中華民族的明天更加美好!”
(圖為師生在農講所舊址前合影)
此次研學活動采取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是一次難忘的紅色之旅,也是一堂生動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政課。下一步,行政管理系將圍繞“鑄牢”主線,發揮“黨建+”作用,依托“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實施“1+1+1+1”頭雁計劃,推動1名教師黨員+1名學生黨員結對幫扶1個班級和1名邊疆少數民族學生,在黨建引領“強國行”工作品牌和新型育人機制方面,形成“又紅又?!钡奶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