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學子在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ASC22)中喜獲佳績
作者:唐菀 編輯:張嫣 上傳:張嫣 審核:黎大有 發布時間:2022-03-25 瀏覽次數: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設施的完善,超級計算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極致的計算機算力排名逐漸成為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3月21日,ASC22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初賽結果揭曉,由我校計算機科學學院9名和數學與統計學學院1名本科生組成的兩支參賽隊,經過兩個月的激烈角逐,在全球超過300支參賽隊伍中斬獲佳績,均獲本次大賽全球二等獎。
ASC22參賽一隊(白龍季、李忠文、宋瀟翼、張詩悅、陸迪) ASC22參賽二隊(王明達、胡海杰、沈霞、楊軼甄、劉晨旭)
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始于2012年,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大學生超算賽事。該賽事由中國倡議成立,與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泰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超算專家和機構共同發起并組織,得到美國、歐洲等國家地區超算學者和組織的積極響應支持,與德國ISC、美國SC并稱世界三大超算競賽。大賽要求各參賽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系列的算法設計與代碼優化,并提交完整的英文技術報告和源代碼。
超算團隊例會
本屆ASC22初賽賽題包括“源”AI 語言大模型與戈登·貝爾獎獲獎應用DeePMD-kit,以及HPC國際通行基準測試HPL和HPCG優化。其中,在“源”AI 語言大模型設計中,ASC22組委會提供了100GB的高質量中文數據集,要求參賽隊基于這一數據集實現一個47億參數的小號“源”模型。參賽隊需要自行完成模型結構構建和全部訓練過程,并合理設計模型訓練策略,以期得到最佳的計算性能。而戈登·貝爾獎獲獎應用DeePMD-kit賽題要求參賽隊伍學習使用人工智能+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機器學習分子動力學的的前沿探索。經過激烈角逐,共有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哥倫比亞EAFIT大學等24支隊伍挺進決賽角逐最終冠軍,另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82支隊伍獲得二等獎。
ASC超級計算機競賽旨在促進年輕人才的培養,推動超級計算機的研發與創新,推進超級計算機在各行業的應用。我校超算團隊成立于2018年底,由人工智能系組織,指導組包括計算機科學學院程鵬、唐菀、張瀟、楊喜敏等教師。截至目前已連續參加3屆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參賽的7支隊伍均獲二等獎。
(計算機科學學院 白龍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