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學院、體育學院第八期“輔導員思享匯”活動圓滿結束
作者:祝夢歡 編輯:由永慧 上傳:由永慧 審核:柯尊韜,王魏芳 發布時間:2023-12-20 瀏覽次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提升輔導員隊伍專業素質能力,12月14日,在黨委學生工作部的指導下,計算機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學院、體育學院共同承辦的第八期“輔導員思享匯”活動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計算機科學學院專職輔導員由永慧主持,全校50余名專職輔導員參加。
如何講好輔導員育人故事 韓佳茂攝
本期“輔導員思享匯”的主題為“俯下身子做實事,抬起頭來講故事——輔導員如何講好育人故事”,由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學工辦主任向紅擔任分享人。向紅老師具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連續兩年獲得湖北省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二等獎。在今年4月,向紅老師組建“和合”工作室,獲批國家民委首批“道中華”工作室;6月,獲批湖北省教育廳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1項。
俯下身子做實事,抬起頭來講故事 韓佳茂攝
通過講述親身經歷,向紅老師用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分享了她與學生共同成長的育人點滴,體現了輔導員以生為本的育人初心,展現了輔導員扎根一線、砥礪奮進的良好風貌。向紅老師從“如何講故事、怎樣有故事、何為好故事、如何講故事”四個方面指出,“只有扎扎實實地工作,才有娓娓道來的故事”,強調要講好輔導員育人故事,就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故事感人但講述方法不對,二是情感充沛但內在邏輯不強,三是細節拉滿但宏觀把握不夠,勉勵在座的輔導員們都能拓展與學生交流的媒介,教育、引導、幫扶學生,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講好屬于自己的育人故事。
向紅老師分享學生“只能去河邊取水,用牛糞取暖”的雪域高原故事 韓佳茂攝
圍繞“如何講好輔導員育人故事”,與會輔導員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以期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提升學生工作水平。圍繞蘇志俊老師提出的“如何建立與新生的情感聯系,從而了解其過往經歷”這一問題,向紅老師耐心的提出“綿綿用力,久久為功”,首先是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其次是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即“努力做到想學生所想,解學生之難,助學生成長”。
學校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主陣地 韓佳茂攝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宋榮總結發言,首先對“思享匯”活動的成果表示了肯定,指出“思享匯”為輔導員提供了經驗交流的平臺。隨后,結合實際工作闡述了“學校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主陣地,要堅持以情動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強調學工隊伍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民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