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學院組織教工黨員赴井岡山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作者:沈易軍 編輯:由永慧 上傳:由永慧 審核:柯尊韜 發布時間:2024-07-25 瀏覽次數:
7月19日-22日,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柯尊韜帶領學院教工黨員到井岡山開展為期四天的“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黨員革命傳統教育培訓,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魏芳,副院長張瀟,工會主席李作主等一行29名黨員教工參加了本次培訓。井岡山江宣干部培訓中心承擔了此次培訓任務。
培訓班合影 學院供圖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頭,赴井岡山組織培訓,既是思想尋根之旅,也是精神補鈣之行。本次培訓以“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采取專題講座、實地踐學、情景教學、交流互學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課程緊湊、內容豐富,以情動人、以史育人,全方位、沉浸式、多維度解讀井岡山精神,讓大家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
開班式 學院供圖
19日,開班式在激昂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井岡山江宣干部培訓中心主任陳斌為本次培訓班全體學員詳細介紹了井岡山及中心的有關情況,生動闡述了井岡山精神的深刻內涵。
柯尊韜作培訓動員講話,他指出,本次培訓是經學校黨委批準后開展的,是加強學院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加強黨員黨性教育鍛煉的一次重要實踐,是深化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一次重要探索,機會來之不易,要努力抓好落實,提高培訓成效,他對全體教工黨員提出了三點希望。
一是要將學習培訓與提高黨性覺悟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各位教工黨員要胸懷“國之大者”,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樹立正確民族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己任,將教書育人與立德樹人緊密結合起來,將為人師表與潛心問道相互貫通起來,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勇于創新教學方式、深入開展學術研究、耐心細致做好服務。
二是要將學習培訓與提高履職能力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希望各位教工黨員能夠現場感受當年革命惡劣的環境條件,時刻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加強紀律教育,提高履職能力,真正認識到“躺平不可以,躺贏不可能,奮斗正當時”的時代感和緊迫感,進一步振奮精神,持續奮斗、團結奮斗、永遠奮斗。
三是要將學習培訓與提高戰略思維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各位教工黨員作為一名計科人,要意識到、觀察到、體會到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能夠預測到將來計算機人才培養的方向、需求和痛點、難點,應該趁早研究計算機類、自動化類、機械類學科專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主動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的優秀品質,不斷增強戰略思維、前瞻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能力,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為新工科建設和學院改革發展轉型升級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陳勝華教授為全體教工黨員作了題為《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專題輔導報告,中共江西省委黨校吳曉敏教授為大家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分析透徹、生動感人,讓大家全面了解了井岡山斗爭曲折動人的故事和井岡山精神的產生發展脈絡,讓大家從五個層面了解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為全體教工黨員進一步扎深理論之根、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現場教學 學院供圖
參觀井岡山斗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八角樓,回顧星火如何燎原;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小井紅軍醫院、小井紅軍烈士墓、黃洋界哨口瞻仰,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精神,教工黨員們熱淚盈眶,深切感受到了英烈們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領悟到了堅定執著、追求理想的革命意志;重走紅軍挑糧小道,了解朱德扁擔的故事,親身體驗紅軍挑糧的艱辛;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大井朱、毛舊居、茨坪毛澤東舊居聆聽現場教學,這一處處革命舊址、一件件文物展陳、一段段感人事跡、一張張泛黃照片,教工黨員們無不被先輩們波瀾壯闊的英雄故事所震撼和感染,真正地感受到了井岡山精神的偉大,是一次刻骨銘心的革命傳統教育。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 學院供圖
分組討論時,每位教工黨員結合開班儀式學院領導講話、理論授課、現場教學等內容,圍繞個人履職盡責和促進學院高質量發展,談參加學習培訓的認識體會,談如何在工作中傳承弘揚井岡山精神,談怎樣在學院改革發展中和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家一致認為,參加這次培訓班,精神上受到了一次全新的洗禮,靈魂上受到了一次極大的觸動,收獲滿滿、受益匪淺、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