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學院組織師生赴京參觀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
作者:裴謀 沈易軍 編輯:由永慧 上傳:祝夢歡 審核:柯尊韜 發布時間:2023-12-19 瀏覽次數: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學院師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四個與共”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12月17日,在學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韓葉盛的帶領下,計算機科學學院黨員師生一行21人赴京參觀“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蒙藏學校舊址)”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
參觀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 裴謀攝
在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蒙藏學校舊址),韓葉盛帶領全體同志重溫了入黨誓詞。通過體驗實物、觀看視頻和聆聽講解,師生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和民族工作光輝歷程與偉大成就。
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 裴謀攝
在民族文化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覽館,大家依次參觀了“大一統——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歷史基因”“大交融——中華民族凝聚不散的歷史密碼”和“大團結——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根本保證”三個單元,1500余件珍貴文物古籍,從歷史、文化、經濟等多個維度講述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通過講解員現場講解、實地參觀,師生們深入地了解到了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形成發展歷史,體驗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悟了中國共產黨百年民族工作偉大成就,接受了一場沉浸式、體驗式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參觀過程 裴謀攝
學院黨委書記柯尊韜表示,“通過參觀考察,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大一統、大交融、大團結進程的歷史必然性,進一步牢固樹立了‘四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歷史觀,進一步增強了‘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學院將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力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工科人才。”黨委副書記、院長帖軍認為,“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都為我們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彝海結盟到結對幫扶,從西電東輸到西氣東送,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力量。”副院長孫陽光表示,“通過參觀學習進一步了解到近代全國第一所少數民族專門學校,第一份少數民族青年的愛國反帝宣言,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團員組成的團支部誕生地,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院團委副書記由永慧老師說,“我們要始終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和決心,必能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學院2022級研究生黨支部副書記(學生代表)裴謀同學說,“作為一名研究生黨員,我將不斷加強理論學習,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通過此次參觀,計科學院師生們紛紛表示,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結合本學院的學科背景和專業優勢,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各項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以推動學院各項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