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學院分黨校培訓班赴武漢革命博物館 開展“黨旗領航·數智報國”紅色實踐教育
作者:沈易軍、周游 編輯:沈易軍 上傳:祝夢歡 審核:柯尊韜 發布時間:2025-05-12 瀏覽次數: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4月26日,計算機學院分黨校組織第99期入黨積極分子、第18期發展對象赴武漢革命紀念館開展主題為“尋紅跡·憶初心”紅色實踐教育活動。在學院黨校工作聯絡人沈易軍的帶領下,全體學員通過實地探訪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展、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毛澤東舊居紀念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等紅色場館,追溯革命歷史,在沉浸式黨史學習中淬煉黨性修養,提高政治覺悟,汲取奮進力量。
第99期入黨積極分子參觀武漢革命博物館 郭奕伶攝
第18期發展對象參觀武漢革命博物館 余珊會攝
在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展,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與仿真場面生動再現了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紀律建設的探索歷程。學員們沿著“創立與探索”“推進與曲折”“恢復與發展”“新時代新征程”的時間脈絡,系統回顧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八項規定”的紀律建設發展史。2023級發展對象周游在參觀后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我將時刻以黨紀為尺,努力扣好人生‘第一??圩印?/span>
學員參觀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展 周游攝
行至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常委辦公室、教務處等復原場景將學員們帶回1927年的崢嶸歲月。這里曾是毛澤東同志主持培養全國農運干部的重要基地,大教室里的課桌痕跡、操場上的訓練標語,無聲訴說著革命先輩為培育農運骨干殫精竭慮的奮斗歷程。毗鄰的毛澤東舊居紀念館內,一盞斑駁的煤油燈、一把磨舊的藤椅,定格了革命領袖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的勤勉身影,彰顯著“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學精神。
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學員們透過“高潮與危機”“貢獻與局限”“應變與轉折”三大主題展區,重溫1927年大革命失敗前后的歷史風云。展柜中的文獻手稿、墻面上的歷史照片,真實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危局中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艱辛歷程。
學員參觀毛澤東舊居 周游攝
在參觀過程中,全體學員們駐足凝視,仔細聆聽,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幅幅詳實的影像資料、一段段動人的革命故事,深深地震撼著每位學員的心靈,深切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在艱難環境中堅守理想、不懈奮斗的偉大精神。
本次黨校培訓班學員赴武漢革命紀念館開展“黨旗領航·數智報國”紅色實踐教育活動,既是深化計算機學院黨委“鑄魂育人 數智強國”黨建工作品牌建設,推進揚帆計劃的重要舉措,又是落實學校黨委關于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通過本次參觀學習,全體學員重溫了黨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付出的巨大犧牲,大家立志要始終保持革命先烈般的奮斗精神和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仰,強化責任,提升信心,錘煉本領,以數智報國的實際行動書寫屬于新時代民大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讓紅色基因在科技創新的征程中煥發新的時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