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學院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觀摩課系列二
作者:徐科 編輯:由永慧 上傳:由永慧 審核:柯尊韜、孫陽光 發布時間:2024-06-04 瀏覽次數:
為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貫徹學校《落實國家民委直屬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交流會精神實施方案》,計算機科學學院扎實推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5月28日上午,在10號教學樓118教室,計算機科學學院組織開展了一堂精彩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觀摩課。
此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為學院徐科老師面向2021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01班和02班學生講授的《大數據技術及應用》,計算機科學學院學院黨委書記柯尊韜、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魏芳、副院長田微、孫陽光、張瀟、學院教學督導高志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和專業負責人徐勝舟、軟件工程系黨支部李波,以及新進青年教師施朦、趙飛宇等教師到場觀摩交流。
徐科老師圍繞《大數據技術及應用》課程第六章“云數據庫”專題展開講解和討論。首先,他以2018年4月19日《科技日報》關于中國亟待攻克的35項核心技術報道引入話題,向學生提出問題:35項“卡脖子”技術中,哪幾項技術同課程最相關?當前,國產數據庫是否有機會?可能有利因素有哪些?阿里云研發經歷,給你的啟示有哪些?華為公司為什么開啟全球ERP替換,Meta ERP支撐核心是什么?達夢數據庫堅持原創性研發歷程,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接著,徐老師結合大數據技術日新月異,引導學生傳承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弘揚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鼓勵學生保持創新精神,勇于探索新的技術和應用。隨后徐老師對本節重點知識點云數據庫系統架構進行了詳細講解。進一步再通過對國內達夢數據庫的原創性研發歷程和國產化之路的介紹,展示了中國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使同學們更明確只有堅持自主創新,走科技強國報國之路,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激勵學生要有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數據技術及應用》作為一門前沿的交叉學科課程和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在對大數據處理與分析等課程核心技術講授的同時,注重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課程通過介紹大數據技術的起源和發展歷程,穿插國內大數據領域的典型案例和先進事跡,引導學生認識到科技創新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國產大數據領域的優秀人物和團隊,學習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科學精神。
計算機科學學院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將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寫進學院2024年工作要點。不僅在新修訂的專業課程教學大綱中全部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更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學院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和責任擔當,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將持續開展系列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觀摩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