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學院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觀摩課系列八——融合思政元素,點亮機械設計新篇章
作者:雷敏 編輯:雷敏 上傳:祝夢歡 審核:柯尊韜 發布時間:2024-10-10 瀏覽次數: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為培養具有高尚品德、創新思維和扎實專業技能的新時代工程師,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于2024年9月9日成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課程思政觀摩課。下午7、8節在11號教學樓304教室雷敏老師面向2021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01班和02班學生講授了《機械設計》課程思政示范觀摩課。計算機科學學院青年教師胡萬欣、趙飛宇等老師到場觀摩交流。
本次活動旨在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入機械設計專業課程,探索“課程思政”新路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發其愛國情懷與科技創新熱情。
本次觀摩課的主要知識點為機械設計中的約束。雷老師巧妙地將機械設計知識與國家重大工程案例、工匠精神、科技創新精神等思政元素相結合,在疲勞強度知識點中通過講解 “德國ICE城際特快列車事故”讓學生深刻理解科學嚴謹精神的重要性;并結合中國的高鐵技術,讓學生深刻理解到機械設計不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國家實力與民族精神的體現。
課堂上,雷老師采用問題導向的互動教學模式,通過機械設計中的社會約束引導學生圍繞“如何在機械設計中融入綠色設計理念”、“機械設計如何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等議題展開討論。學生們積極發言,思維碰撞中不僅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更激發了他們對社會責任和國家使命的深刻思考。
《機械設計》不僅是一門培養學生機械設計能力的技術基礎課,也是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課程在著重講解機械設計中的約束分析、通用零部件的設計方法的同時,在教學內容中融入嚴謹的科學精神、大國工匠精神、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等思政內容。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更激發了他們對社會責任和國家使命的深刻思考。
此次機械設計課程思政觀摩課的成功舉辦,不僅是一次教學模式的創新嘗試,更是計算機科學學院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的生動實踐。它讓思想政治教育在專業課程中“活”了起來,讓專業知識的學習更加有溫度、有深度、有情懷,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堅實基礎。學院將繼續將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深化課程思政改革,全方位促進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