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學業發展,鋪就未來之路”——計算機科學學院召開2024級新生專業介紹會
作者:李冬華 編輯:黃炎壘 上傳:祝夢歡 審核:柯尊韜 發布時間:2024-11-01 瀏覽次數:
為進一步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引領新生了解專業領域發展情況,盡快熟悉專業培養方案,盡早做好職業發展規劃。2024年10月24日,計算機科學學院分別在學術會堂和1號樓201開展新生專業介紹會,各專業負責人老師進行專業介紹,全體2024級學生參加。會議分別由2024級計算機類輔導員黃炎壘和自動化類2406班班助高貽苗主持。
雷聲老師進行專業介紹 洪溪澤攝
雷聲老師從專業成立背景、辦學方向、師資力量三個方面為同學們介紹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具體情況。該專業以先進制造、智能制造為主線,以培養具備工藝知識以及設計、使用、開發高端制造裝備的技術人才為目標,為國家和民族地區發展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
王黎老師進行專業介紹 洪溪澤攝
王黎老師圍繞專業定位、學分構成及實踐創新等方面對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展開介紹。他強調要發展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的工科人才。
樊金榮老師進行專業介紹 洪溪澤攝
樊金榮老師引導同學們既要感受大學生活的美好,更要做好個人發展規劃,推進知識向能力轉變。她從自動化專業的課程體系架構、學科特色和培養目標三方面展開介紹,展示其交叉學科特色和多元課程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實用的專業選擇建議。
高志榮老師進行專業介紹 梁子涵攝
高志榮老師從專業發展歷程、特色優勢和人才培養三方面,向同學們介紹計科專業的具體情況。她鼓勵學生要積極參加企業實習實訓,逐漸實現從校園到職場的角色轉換,提前為未來就業做打算。
康怡琳老師進行專業介紹 梁子涵攝
康怡琳老師圍繞課程設計、培養模式以及就業情況對人工智能專業做介紹,她指出人工智能正成為推動人類進入智能時代的決定性力量,人工智能專業以“理論與實踐并重,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模式構建核心課程體系,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構建人工智能新生態添磚加瓦。
彭川老師進行專業介紹 梁子涵攝
2004年,中南民族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深入合作,開設了軟件工程專業,培養了大批創新人才。彭川老師介紹了軟件工程專業教師團隊和課程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他鼓勵學生多參加實驗室活動,充分認識專業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并為之付出努力。
王俊老師進行專業介紹 梁子涵攝
網絡工程專業涵蓋了4個研究方向和8個核心課程,論文及獎項豐富,成果支撐有力。王俊老師強調,建設網絡強國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學習網絡”未來將大有用武之地。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計算機科學學院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政策,始終圍繞“三全育人”的理念,著眼學生的長遠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新工科人才。本次專業介紹大會引導學生樹立大學生涯規劃意識,明確學業與職業發展目標,掌握科學的規劃方法,為新生適應專業學習指明了方向,為同學們后期高質量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