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機器人大賽
發布時間:2019-05-05 瀏覽次數:
世界機器人大賽被各大主流媒體廣泛譽為“機器人世界的奧林匹克”,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賽事共匯聚了近5萬名參賽選手、200 余位行業專家和30余家國際支持機構,是目前國內外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以及國際元素最為豐富的官方賽事。比賽時間為每年的暑期8月。
1、2017年世界機器人大賽情況
為落實國家關于機器人行業發展戰略布局,積極推進機器人產業飛速發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學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學會承辦的2017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于8月23日-27日在北京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延東等到會并做重要講。此次大賽共包含5大分項賽事,10余個比賽項目,其中格斗機器人大賽作為世界機器人大賽的五大賽事之一,是對抗最激烈、觀賞性最強、最能激發競爭精神和創新激情的賽事。大賽選拔了包括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武漢大學等100多所高校,共計300多支隊伍,1000余名師生匯聚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參賽。
我院派出3支隊伍(民大智能、RoboDivers、RoboMagic)參加了此次賽事中兩個項目的比賽,這三支隊伍由4名老師和10名學生組成。比賽過程中,師生們通力協作,克服機器人故障、通信干擾等困難,經過小組賽和突圍賽的激烈角逐,最終獲得一項一等獎和兩項二等獎的好成績。通過參加比賽,師生們加強了與實力強勁的兄弟院校的交流,拓展了視野,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都有極大提升。
附:參賽團隊名單
領隊:汪紅
指導教師:
隊員:15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冀子超、許哲碩;
16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周皓東、丁宇庭、葉嘉輝、吳家偉、潘鳳琳、黃冬萍、周先燕、周艷君
參賽項目 | 獎項 | 隊名 | 成員 | 指導教師 |
格斗機器人大賽-無差別輪式機器人1V1 | 一等獎 | RoboDivers | 周皓東、潘鳳琳、周先燕 | 汪紅、康怡琳、劉科、單一鳴 |
格斗機器人大賽-無差別輪式機器人1V1 | 二等獎 | RoboMagic | 葉嘉輝、丁宇庭、周艷君、冀子超 | |
格斗機器人大賽-仿人機器人接力賽自主組 | 二等獎 | 民大智能 | 冀子超、吳家偉、黃冬萍、許哲碩 |
2、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賽情況
2018世界機器人大賽于2018年8月15日-19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比賽,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學院智能機器人實驗室派出了由4名老師和17名學生組成的四支參賽隊伍,分別參加了此次賽事中兩個大類四個子項的比賽。比賽過程中師生們通力協作、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小組賽和淘汰賽的激烈角逐,最終在格斗機器人大賽中獲得兩項二等獎(排名第5)和一項三等獎的成績,在競爭激烈的共融機器人挑戰賽中獲得一項技術潛力獎。通過參加比賽,師生們拓展了視野,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這是我們第二次派隊參加機器人格斗賽事,比賽期間通過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兄弟院校間的交流與合作,拓展了師生們的視野,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此次我們參加的另一項賽事---“共融機器人挑戰賽”是“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劃的展示平臺,學生參賽現場情況如下。
比賽期間能夠與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東南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研究機構同臺競技,一方面提升了我們的競技能力,另一方面開闊了我們的眼界。
附機器人大賽參賽團隊名單:
領隊:單一鳴
指導教師:汪紅、劉科、康怡琳
世界機器人大賽-共融機器人挑戰賽:
16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陳鉑壘、葉嘉輝、丁宇庭、蘭冬雷、石文龍(潛力技術獎)
世界機器人大賽-格斗機器人大賽:
17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蔣悅涵、易輝陽、廖湘衡、黃蓉(二等獎)
程帥杰、梁志昊、馮敏、金永軍(三等獎)
馬昕、雷佳聰、昂寅、黃葉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