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風采】:轉自澎湃新聞: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舒祥波:讓機器學會察“顏”觀“行”
作者:張嫣 編輯:張嫣 發布時間:2022-05-10 瀏覽次數:
轉自鏈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567754
因為一場論壇,他對人工智能燃起興趣,開啟了科研探索之旅。他研究的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可以預測10年后的你;他專注的視頻群體活動解析技術能夠精準識別公眾場合中的危險行為。他是位年輕有擔當的青年學者,同時也是位將成果運用于民生領域和社會公共安全治理中的科研專家。他就是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年僅35歲的博士生導師舒祥波。
在科研領域,他主持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在國際期刊、會議上發表論文60余篇,獲得過多項學術獎勵與人才計劃頭銜;在教學過程中,他鼓勵興趣教育,帶領學生投身科研,勇攀行業“金字塔尖”。這位AI青年,在精進的道路上篤行不怠,在創新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
與計算機結緣
回顧自己的求學之路,舒祥波說,小時候的夢想很遠大,希望成為科學家,卻未承想會走向高校的教研崗位,也從未想過從事人工智能研究。
舒祥波從小到大一直成績優異,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他始終清楚地知道學習是自己最應該做好的事情,但是談到求學經歷,舒祥波毫不回避自己也曾有過叛逆期。很巧,叛逆與計算機有關。
“記得讀中學時,計算機并沒有如今這么普及,出于好奇和同學一起去了網吧。在當時,大家都覺得去網吧是‘學壞’的標志,其實通過這段經歷我對計算機的功能大開眼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讓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這算是第一次與計算機的‘結緣’吧。”舒祥波說。
“非常清楚地記得,收到大學錄取通知那會兒,父親為了獎勵我考入大學,給我報班進行專業的電腦培訓,學習計算機相關操作,并帶我去買了人生中的第一臺筆記本電腦。相對于臺式機電腦,筆記本電腦在當時還是一個新型產物,價格比較昂貴。當時家庭并不富裕,但父親毫不猶豫地為我買了這個大禮物。這個小小的筆記本電腦和那段培訓經歷,讓我對計算機操作變得熟悉起來,這讓我對計算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然而在大學里,舒祥波選擇的并非是計算機專業,而是當時更為熱門的自動化專業。“當時選擇這個專業,大部分原因是覺得好就業,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實用性也強?!笔嫦椴ㄕf,到了碩士階段,偶然間他參加的一場計算機學術論壇,改變了他的方向?!爱敃r我參加的是一場業內知名的計算機視覺論壇,論壇上播放的成果視頻讓我很震撼,人工智能呈現的效果很炫酷,非常魔幻,讓我覺得人工智能充滿想象力,是個能為生活帶來巨大改變的技術?!笔嫦椴ㄕf,通過這場論壇,他立刻決定選擇計算機視覺作為研究方向,這也是他第一次為了興趣自己作出的重大決定。
“做出來、講出來、走出來”
臨近碩士畢業,舒祥波決定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為了慎重選擇研究方向和博士生導師,他在網上搜索。很快,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唐金輝教授進入了他的視野?!八苣贻p,成果卻非常突出。感覺是一位非常有前瞻性思維和創新想法的年輕教授。”舒祥波介紹,當時他嘗試給唐教授的郵箱發送了郵件,沒想到唐教授很快就回復了。
“我陸續把一些疑惑和專業上的想法跟老師聊,發現老師總能提出獨特的見解,也非常專注和熱情。還沒成為他的學生,我覺得我們已經是很好的朋友了。”這場網絡“連線”,讓舒祥波成了唐金輝教授的“開山弟子”,也開啟了他從武漢到南京繼續深造的道路。
唐金輝對舒祥波的指導是啟迪式的。“不僅是學術上的影響,包括對我的為人處世和思想上的啟蒙也非常大。比如,他提出的‘做出來、講出來、走出來’,讓我受益匪淺。”“做出來”就是要有沉得下心的鉆研精神,讓科研不斷精進;“講出來”就是要學會推介和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多與同行業、同領域探討交流,取長補短;“走出來”是指不能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在解決國家重大科研課題和項目攻關的基礎上,也要多看市場需求,推動科研落地,讓更多科研成果運用到生活領域去。舒祥波對老師教誨一以貫之,也促成了他不斷擷取科研成果,在后來成為像唐金輝一樣的“傳道者”。
功夫不負有心人,博士階段舒祥波將自己的某項最新研究成果整理成論文,給多媒體領域頂級學術會議Mul‐timedia 2015投稿,沒想到這篇論文在業內引起轟動,獲得了一致好評。“錄用的論文獲得了最佳論文獎提名,這是我學業生涯中首個重量級學術獎勵,既是對我認可,也堅定了我選擇這條道路的決心?!?/p>
隨后他步履不停,從國內外前沿雜志和各類科技網站中關注到了“人臉屬性分析”技術,開始了更為艱辛的探索之路。
“讀博期間,我有幸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進行了學術訪問,在領域內另一位知名學者Shuicheng Yan教授的指導下,開始從事以人為中心的視覺智能感知研究課題。Shuicheng Yan教授的學識非常淵博,從事的研究也十分前沿,他當時對我的科研進行了全方位耐心的指導。”舒祥波介紹。從那之后,舒祥波重點對跨年齡人臉識別和群體活動進行了深入研究,很快積累了一定的名氣,也有了自己的成果。2018年,他承擔了騰訊集團和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發起的犀牛鳥基金高校青年合作項目,該項目致力于面向海內外計算機領域青年學者搭建產學研合作及學術交流平臺,為高校學生提供技術指導和專利保護。舒祥波在這個項目中不斷精進自己的成果,與導師交流、大咖對話,逐漸獲得了知識的豐富和專業的提升。
截至目前,舒祥波已在IEEE/ ACM匯刊與A類期刊或會議上發表論文27篇,包含一作或通訊作者13篇,其中《Computational Face Reader》論文獲得多媒體建模領域旗艦會議Multimedia Modeling 2016的最佳學生論文獎。他還獲得2017年度的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2017年度的省優秀博士論文獎,入選2020年度省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省第六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獲批2021年度省杰出青年基金資助。除此以外,他還被聘任為IEEE高級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多媒體技術專委會委員,擔任中國圖象圖形學會青工委副秘書長、中科院1區雜志《Information Sciences》編委、SCI期刊《Visual Computer》編委以及多個國際頂級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
惠及民生,技術前衛也實用
博士畢業后,舒祥波加入南京理工大學,學校為青年教師的科研與教學提供了優秀的平臺和政策措施,不斷促進科研成果產出。得益于學校和學院濃厚的科研氛圍,舒祥波在科研領域“大展拳腳”。
10年后的你會是什么樣?也許,AI知道。從2014年自行研究,到后來的帶團隊攻關,舒祥波的“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不斷成熟,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和作用?!巴ㄟ^一張照片可以推算出一個人10年前的模樣,也可以通過一張小時候的照片,‘看到’這個人在10年后,甚至老年的模樣。”舒祥波介紹。
舒祥波表示,不管是公安機關查案,還是尋找失蹤人口,總會面臨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臉部會變化的情況,但是利用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這些問題可以迎刃而解。除了一些商用合作,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目前也已作為一個公益項目,與公安部門達成合作,助力尋回走失老人和拐賣兒童。在社會民生領域有著極大的實踐意義和民生價值。
研究進程并非一帆風順。舒祥波介紹:“在研究跨年齡人臉識別時,需要找到一個人在不同年齡段的實物樣本才能訓練出有效的模型,但由于生活或網絡中很難找到一個人在各個年齡段的照片,項目曾經一度難以推進,后來我們根據現實情況重新設計模型,使得能夠僅用10年內短年齡段的照片進行訓練,最后發現也能夠得到很好的人臉合成效果?!彼榻B,這種策略后來也被國內外同行廣泛采用??缒挲g人臉識別技術會記錄人們臉上的顯著性特征元素,如瞳孔大小、胎記、瘢痕、明顯臉部輪廓特征等,通過記錄個性特征,在簡化樣本的前提下,仍然能保證識別的精確度。
同時,群體動作識別技術可以應用于籃球、足球、排球等體育競賽中,能夠“火眼金睛”“找”到犯規動作,還可用于火車站、演唱會等群體活動中行為異常和犯罪隱患的判斷,兩項技術都能精度識別,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讓智能更加服務生活。
在舒祥波看來,高校老師不僅要放眼國際,還要關注“眼前”,讓高??蒲谐晒粩噢D化,讓更多技術早日服務社會,惠及人民。
“雖然科研工作很辛苦,但還是努力爭取一切時間陪伴家人,出于一直以來對家庭生活的關注,我也希望將更多成果應用到新生兒養護和社會化養老方向中去。”舒祥波介紹,“當前社會都在聚焦‘一老一小’,人口老齡化和新生兒養護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這也是人工智能需要關注的重點方向。希望能在人體動作解析領域深度拓展,通過相關技術,精準識別家庭養護中的潛在危險,做好新生兒危險動作預警、老年人家庭監護防范等工作,讓更多人工智能成果,惠及民生領域?!?/p>
在人工智能這條道路上,舒祥波還在不斷前行中?!拔視r常鼓勵同學們,要把科研當做一件很愉悅的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只有喜歡才能投入、只有投入才能樂在其中,有所成長,科研結果也會在不斷的精進中水到渠成?!迸d趣使然,堅守始終,對科技創新的追求,舒祥波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