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實驗室清單
作者:計算機科學學院 編輯:張瀟 上傳:祝夢歡 審核:柯尊韜 發布時間:2024-09-25 瀏覽次數:
該實驗室為數控與特種加工技術實驗室,承擔機械專業的《數控技術與裝備》《特種加工技術》等課程的實驗室教學任務,主要設備有數控系統綜合實驗臺、3D打印機、等離子切割等。
該實驗室是材料力學實驗室,承擔機械專業的《材料力學》《機械測試工程》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本實驗室設備種類很多,有表面洛氏硬度計、材料力學多功能實驗臺、振動綜合實驗教學系統籌。
該實驗室是機械工程控制實驗室,承擔機械專業的《機器人系統組成》《先進制造》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主要實驗設備為為4套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工作站,分別為裝配工作站、碼垛工作站、裝箱工作站、焊接工作站。(裝箱工作站和碼垛工作站有演示,大家可以看一下)
總計算能力:近“10Tb”,
目標:躋身世界超算Top500強
建設過程:14-15年,調研,16年,制定建設計劃,并獲批準,17年,基礎建設完成,18年,網絡安全和UPS,19年,計算資源擴容,20年,本科教學平臺。截止目前投入將近1600萬。
六大學院計算資源托管,包括:
計科:已建設的4大平臺
數統:大數據集群
資環:污水處理系統平臺
生科:DNA測序服務器(集群),及后續的數據庫系統
藥學:藥學數據庫
經院:農業信息化服務器集群
該實驗室為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綜合實驗室,主要承擔軌道交通專業的《城市軌道車輛》《信號基礎設備》《城市軌道車輛》等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本實驗室同時開展本科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涉及網站設計、三維建模、動畫交互等方面,自2014年以來共指導學生獲得大創項目10余項,在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比賽(A類)中獲得國家級獎項2項,并先后將5名實驗室學生保送至北京交通大學。
服務于計算機科學各專業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單片機原理、嵌入式系統以及機器人系統設計基礎等課程的實驗教學,同時為傳感器課程設計和智能系統開發實習提供了暑期實訓場地。
用于計算機科學學院各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課外科技創新,為智能機器人競速及循跡類賽事提供標準化競賽場地。
311計算機網絡通信實驗室簡介
計算機網絡通信實驗室是面向本科教育全校共享的網絡實驗教學平臺,旨在網絡系列課程的實踐環節,幫助學生更加深入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原理,提高使用網絡和動手解決網絡相關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
該實驗室為嵌入式綜合實驗室,主要承擔自動化及軌道專業《嵌入式技術應用》等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等任務,該實驗室也是創新實驗室,每年會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競賽活動,目前實驗室有40多名成員,在這里你可以充分的解放思維放飛自我,把你的想法變為現實,實驗室的口號是“敢想更要敢做,想拆就裝想裝”,歡迎對電子設計有興趣的同學后期注意我們的招新通知,或者聯系我們相關指導老師,加入我們的創新團隊,打造別樣的大學時代。
407檢測技術與智能儀表實驗室
該實驗室是檢測技術與智能儀表實驗室,主要承擔自動化專業的《檢測技術》《過程控制系統》等專業課程的本科實驗教學任務,主要實驗設備為傳感與檢測綜合實驗臺(30套)、液位流量壓力實驗臺(左側靠墻10套)。
該實驗室是運動控制系統實驗室,承擔自動化專業的《電機及拖動》《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系統》等專業課程的本科實驗教學任務,主要實驗設備為電機及電力電子實驗臺。
該實驗室是現代控制技術實驗室,承擔自動化專業的《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等專業課程的本科實驗教學任務。主要實驗設備有電氣控制綜合實驗臺(30套)、PLC自動化模擬系統(3套)等,其中3套PLC自動化模擬系統分別為并聯機器人運動控制搬運系統、串聯機器人運動控制搬運系統、直角坐標運動控制搬運系統,每一套實驗設備都由5個PLC子模塊和一臺機器人組成。(并聯機器人搬運系統有演示,大家可以看一下)
服務于人工智能專業課內實驗、實踐教學環節,以及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上半年剛剛進行裝修改造,這學期將投入使用。
411 ACM實驗室
ACM全稱ACM-ICPC,原本是專指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比賽的主要目標是在5小時內三人一隊利用一臺計算機編程,解決算法問題。其余類似賽制的比賽也常用ACM指代,泛指各種大學生算法競賽。ACM實驗室是一個以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CCPC)為主,藍橋杯、團隊程序設計天梯賽等其他競賽為輔,專注于算法競賽的實驗室。在這里你會得到思維能力、編程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未來不管是面向升學還是就業,算法競賽背景絕對能成為你的閃光點。
508計算機科學學院新思路團隊的本科生創新實驗室
用于計算機科學學院各專業本科生在課外時間進行各類創新型研究,研究涉及應用軟件開發、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Unity3D、Python、界面設計、產品開發等。實驗室成員利用課外時間在不同領域進行學習,定期分享學習成果,相互鼓勵,不斷學習,共同進步,營造了良好的實驗室環境。
新思路團隊小組與計算機科學院研究生公用的實驗室,服務于計算機科學院的教學與實驗工作,搭建了一個創新型的學習平臺,為熱愛計算機技術的學生創造了一個自律自學、小組交流、團體比賽、合作創新、共同進步的環境、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孕育了創新思想和成果,該實驗室的成員先后獲得過國內外多項賽事的獎項,涉獵技術方向廣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用于計算機科學學院各專業本科生在課外時間研究人工智能與軟件開發應用,本實驗室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為本校師生開發提供相關服務型軟件,如實驗室成員簽到系統,便于學生了解課程情況及其相關學習之外的”在民大“微信小程序等。
自律學習,奮發向上的地方,506B則是方便工程中心與新思路團隊的會議室。在這里,大家共同探討學術話題,進行技術例會分享,展示階段性學習成果。在這里,能欣賞到智慧農業的實物成果,能聽到不同領域成員的學術匯報,能聽到慷慨激昂的討論聲,也能看到執筆思索、眉頭緊皺的孤單程序員,也能遇上發絲低垂、靜靜畫圖的設計師。
該實驗室是互換性測量實驗室,也是機械創新慧魚實驗室,承擔機械專業的《互相性測量》等實驗教學任務,另外也承擔創新實踐培訓活動,實驗室有各種機械創新模型,歡迎對機械創新設計有興趣的同學。
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智能車實驗室成立于2007年,多次入圍智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并取得優異成績,獲得 2012年全國特等獎(第一名),2014年全國一等獎(第二名),2015年全國一等獎(第三名),2017年全國一等獎(第二名),2018年全國一等獎(第二名),2019年全國二等獎,2021年華南賽區三等獎(2020年因疫情未能參賽),2022年華南賽區二等獎,2023年全國一等獎,2024年華南賽區一等獎。智能車實驗室研究和開展的培訓是電子電路設計應用包括模擬數字電路、單片機、嵌入式系統、DSP、可編程器件、EDA軟件、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射頻及光電器件等方面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