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學單位: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通識必修課程總學時32,其中實踐教學8學時。現將實踐教學執(zhí)行方案和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實踐教學時間。本課程實踐教學安排在2021年1-2月間的寒假進行(課堂教學安排在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1-16周進行)。
二、實踐教學對象。我校2020級開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通識必修課的各專業(yè)學生。
三、實踐教學內容。本次實踐教學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要求2020級學生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或寒假所在的其他地點開展社會調查活動。社會調查內容指南如下:
1.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與現實
2.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與表現
3.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的先進事跡
4..其他與主題相關的內容
請2020級學生根據指南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主題和內容開展調查。
四、實踐教學要求。請2020級學生在寒假期間完成社會調查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資料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實物等多種形式。課堂教學開始后,按照所在班級任課教師的指導提交最終成果(提交最終成果的形式、時間、辦法等相關要求均由所在班級任課教師通知安排)。
五、實踐教學成績。實踐教學成績占課程總評成績的25%(占過程考核成績的50%)。未按任課教師指導要求完成的學生,成績計零分。
六、實踐調查報告評獎。課程組成員集中評出一、二、三等獎,并頒發(fā)獲獎證書。
請各教學單位務必在本學期結束前將通知要求傳達給學生。學生選課后,可以在教務系統(tǒng)中查詢到課程相關信息。
教務處、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
2020年12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