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
為貫徹《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確保本學期實踐教學周工作落實到位,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時間安排
根據學校教學整體安排,本學期實踐教學周從2023年6月19日開始,時長為兩周(6月19日—21日有期末考試安排的部分專業實習開始時間可相應順延)。實踐教學周開展的集中組織或學生自主參與的實習實踐活動,可根據情況與暑期實踐安排相銜接。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明確定位
實踐教學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學生了解社會、接觸生產實際、樹立事業心責任感,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實踐教學周的設置自我校2013版培養方案就作了明確規定,將實踐教學周與暑期相連,是我校加強實踐育人,引導學生深入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舉措,請各學院加強領導,認真動員,精心組織。
(二)以專業素質培養為主要目標
以專業素質培養為主要目標,安排和設置暑期實踐教學周。學院各專業要加強對專業質量國標、就業崗位能力要求的研究,根據能力培養層次性與漸進性的特點,銜接課堂開展實踐教學,從四年整體安排出發,研究并全程設計實踐教學。
(三)采取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結合
各學院可在暑期實踐教學周安排校內與校外結合、分散與集中結合、方案內和方案外結合、實習實踐和創新創業等結合的實踐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科研合作、教師課題、學術競賽等資源,為學生提供合理、可行的實踐崗位。
(四)內容充實,及時更新
在教學計劃內已經有具體實踐課程安排的專業,可按教學計劃安排教學活動;其它專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需要安排見習、專項實踐、大型實驗(實踐)項目、專業技能訓練等。各專業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開發基于應用的適合實踐教學周開展的實驗實踐項目,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五)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管理
1. 加強教育管理。各學院要依據專業培養目標結合實際需要與實習單位共同協商制訂實習實踐計劃,發布指導說明,幫助學生了解實習任務、實習紀律、考核要求等。實習過程中加強安全生產、職業道德、職業精神方面的教育,將職業精神養成教育貫穿實習全過程。
2. 加強安全管理。學院和實習單位要確立安全第一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安全生產和防疫衛生有關規定。以學院為主體逐級落實安全責任,選好配強實習負責老師,確保實習教學平穩有序、安全可控。各學院要加強與實習單位的對接工作,做好實習期間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應急預案,確保安全措施到位,責任到人,及時處理突發事件;為實習師生購買保險,開展對實習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安全防護知識、崗位操作規程的教育、培訓和動員等工作,未經教育培訓或動員的學生不得參加實習。切實保障學生實習期間的人身財產安全。
3.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校友邦”平臺進行實習實踐課程的全過程管理;提高實習實踐指導的及時性、針對性;采集學生實習評價與反饋數據,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水平。
三、其他事項
(一)報送材料。請各學院認真組織相關教師研討確定實踐教學周教學工作安排,并于6月16日前將學院《2022-2023-2學期暑期實踐計劃安排表》(附件下載)經院領導審核簽字,加蓋學院公章后交教務處實踐教學科。本學期實踐教學周結束后,請于下學期開學三周內,提交學院暑期(實踐周+暑假)實踐教學工作總結和優秀案例。
(二)做好數據報送工作。根據湖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全國大學生實習公共服務平臺”數據報送工作的通知》(鄂教高辦函〔2023〕2號)及我校工作安排,實踐周及暑期開展的符合上報范圍的實習實踐活動(即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安排,設有課程名稱和學分,學生由學校安排或自主聯系后經學校批準,在校內或校外單位開展的,具有真實工作情境的,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關的實踐性教育教學活動)須及時上報平臺。8月31日前結束的上述實習請各學院自行安排于9月30日前完成數據上報。
教務處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