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為加強學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結合目前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情況及學校實際,提前統籌,積極準備,為第三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筑牢基礎。學校決定開展第三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預申報工作,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本次申報涵蓋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五類一流課程。
1.已獲批為湖北省一流本科課程、2023年省級一流本科推薦課程應積極參與申報。
2.鼓勵支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等建設基礎的課程參與申報。
3.特別鼓勵高層次人才、知名教授、教學名師等獲得者參與申報。
4.鼓勵按照《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附件1)相關要求,達到申報條件的其他校內課程參與申報。
二、申報條件
1.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且設置學分的本科課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通識課等獨立設置的本科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等。
2.申報課程須于2023年1月31日前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取得實質性改革成效,在同類課程中具有鮮明特色、良好的教學效果,并承諾入選后將持續改進。
3.課程可由主講教師個人申報或團隊負責人牽頭申報。課程主講教師、課程團隊主要成員只能參與申報一門課程。課程負責人(或主講教師)須為申報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學術造詣。團隊主要成員一般為近5年內講授該課程教師,師德師風好,教學能力強,積極投入教學改革。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必要的技術支持人員可作為團隊主要成員。
4.課程負責人及團隊成員無師德師風及學術不端問題,近5年無教學事故、課程內容思想性或科學性問題。
5.申報課程只可選擇一類進行申報,已經被認定的國家級課程不能更換類型或團隊再次申報。
6.鑒于目前第三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要求尚未公布,請參考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申報說明進行預申報。具體參見申報說明(附件2)和相關類型課程申報書(附件5-10)。
三、課程申報類型
1.線上一流課程,即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突出優質、開放、共享,打造中國慕課品牌,有必要的教學支持服務。
2.線下一流課程,主要指以面授為主的課程,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重塑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打破課堂沉默狀態,煥發課堂生機活力,較好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主渠道、主戰場作用。
3.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主要指基于慕課、專屬在線課程(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運用適當的數字化教學工具,結合本校實際對校內課程進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打造在線課程與本校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課”。
4.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著力解決真實實驗條件不具備或實際運行困難,涉及高危或極端環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綜合訓練等問題。
5.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通過“青年紅色筑夢之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等活動,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培養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建設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課程應為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非實習、實訓課程,配備理論指導教師,具有穩定的實踐基地,學生70%以上學時深入基層,保證課程規范化和可持續發展。
四、材料提交
1.教學單位確定推薦名單。各教學單位應高度重視,鼓勵一線教師廣泛參與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以學院為單位積極組織推薦工作,學院負責對參與申報課程的所有團隊成員做好資格審查,每類課程擇優推薦1門,推薦課程總數不超過5門。
2.各單位匯總本單位申報書,并填寫《第三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預申報匯總表》(附件3),于2023年9月22日前將紙質版申報書(一式7份)、匯總表(一式1份,學院領導簽字、加蓋學院公章)及申報書、匯總表電子版提交至教務處課程建設科。
3.學校評審。學校匯總申報材料后將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后續將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給定的申報額度擇優推薦第三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聯系人:楊兵
聯系電話:67842586
電子郵箱:306336155@qq.com
教務處
2023年9月7日
編輯:楊兵 審核:耿亮 上傳: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