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學單位:
我校2024級本科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將于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2025年上半年)開課,總學時36,其中實踐教學學時12。根據課程實踐教學方案,決定實施2025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資料平臺項目”,主題為“講述我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一、開展時間
2025年1-2月的寒假期間。
二、參與對象
2024級修讀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的全體學生。
三、基本要求
學生圍繞實踐教學主題,結合自身實際,參考(但不局限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教材目錄和選題指南確定具體題目(特別鼓勵小題目),在任課教師指導下,運用參觀、訪談、問卷、拍攝等不同方式,收集整理各類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資料,并撰寫成實踐報告。
四、教材目錄
第一講 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理論
第二講 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第三講 文明初現與中華民族起源(史前時期)
第四講 天下秩序與華夏共同體演進(夏商周時期)
第五講 大一統與中華民族初步形成(秦漢時期)
第六講 “五胡”入華與中華民族大交融(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七講 華夷一體與中華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時期)
第八講 共奉中國與中華民族內聚發展(遼宋夏金時期)
第九講 混一南北與中華民族大統合(元朝時期)
第十講 中外會通與中華民族鞏固壯大(明朝時期)
第十一講 中華一家與中華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
第十二講 民族危亡與中華民族意識覺醒(1840-1919)
第十三講 先鋒隊與中華民族獨立解放(1919-1949)
第十四講 新中國與中華民族新紀元(1949-2012)
第十五講 新時代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2012- )
第十六講 文明新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五、選題指南
1.家鄉(所在地)歷史上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2.親朋好友口述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3.自己經歷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4.自己感興趣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5.正在發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6.其它類型可以收集整理到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六、成果提交
1.每位學生應獨立完成相關故事資料的收集整理,不得抄襲。所收集整理的資料可以是實物形式,也可以是電子形式等;可以是文字、照片、圖片,也可以是視頻、繪畫等;特別鼓勵原創。
2.每位學生基于所收集整理的故事資料撰寫實踐報告。字數不限。
3.實踐報告要體現出對資料的理解和思考,所反映的故事生動鮮活、內容真實,能充分體現出故事的內容、意義、影響等。無固定格式要求。
4.實踐報告應附有所收集整理的不同形式資料作為支撐。
5.實踐報告在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的課堂教學期間提交,具體提交時間、形式等要求由各任課教師另行通知。
七、成績評定
實踐報告成績占課程總評成績的25%(占過程考核成績的50%)。未按任課教師要求完成的計零分。
經任課教師指導、修改、推薦的實踐報告,可參與在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舉辦的實踐教學優秀成果評選和首屆優秀成果展示活動(具體安排另行通知)。對獲獎成果將頒發證書和獎勵。
請各教學單位在本學期結束前將通知要求傳達給修課學生。學生選課后,可以在教務系統中查詢課程相關信息,并在企業微信課程群內與各任課教師溝通。
教務處、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
2024年12月18日
作者:吳麗坤 編輯:陳曉希 審核:胡軍浩 上傳:吳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