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民族大學本科生院
發布時間:2025-04-23 瀏覽次數:
各學院及有關單位:
為加強我校本科教材建設,切實提高教材編寫質量,培育高層次、高水平教材,同時也為提前做好“十四五”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第二次推薦遴選工作,確保后續申報的質量與效果,根據《中南民族大學教材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民大黨發〔2021〕58號)《“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教高廳〔2021〕1號)文件要求,學校決定開展2025年校級本科教材建設立項和驗收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立項范圍
(一)新編教材
新編教材所對應的課程應是我校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涵蓋的課程,重點支持以下類型教材建設:
1.數字化等新形態教材。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優質資源,創新教材呈現方式,以數字教材為引領,建設一批理念先進、規范性強、集成度高、適用性好的示范性新形態教材。
2.教學改革特色教材。與省級、國家級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相配套,反映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式改革的最新成果,反映我校學科和專業優勢及特色的精品教材。
3.“四新”核心課程教材。依托學科優勢特色,面向國家需求和學科前沿開展反映“四新”建設成果,以及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國家緊缺領域方向的教材建設。
4.與行業企業共建教材。深化產教融合,與知名企業聯合編寫教材,在保證知識科學性、系統性的基礎上,及時跟進行業企業新技術發展,體現協同育人模式創新。
5.課程思政特色教材。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結合學科專業育人要求和課程特點,深入挖掘蘊含其中的思政元素,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資源中心和“道中華”公眾號等優質資源融入教材建設。
(二)修訂教材
鼓勵多年未更新或修訂的歷屆入選國家級規劃教材書目或獲得省級教材獎項,得到師生廣泛認可并在其他高校普遍選用,使用效果突出的優秀教材根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科學技術最新突破、學術研究最新進展和教學改革需要等進行修訂,且修訂內容在1/3以上。
二、申報要求
1.申報者(第一主編)應為我校教師,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5年以上高校教齡,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主講申請教材所對應課程兩輪次及以上。
2.申報立項教材編寫人員應經所在單位黨組織審核同意,遵紀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形象和師德師風,并有足夠時間和精力從事教材編寫修訂工作。
3.申報立項教材應貫徹和落實教育部、中宣部有關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統一使用的要求,凡涉及“馬工程”課程(附件1)的自編教材不予申報。
4.申報立項教材必須是適用于我校本科教學需要的主體教材,而非教學參考書,也不包含教輔(習題、案例、試題庫、工具書等)和翻譯教材。
5.同一課程的分冊教材(如上、中、下冊,教材+教師用書+學生用書+非獨立實訓教材等)應合并申報。
6.同一申報者(第一主編)只能申請一個項目,已申報校級本科教材建設項目尚未結題的不予申報。
三、項目管理
1.2025年立項的校級本科教材建設項目須在2026年12月31日前出版,并在出版教材適當位置注明“中南民族大學教材建設項目資助”字樣。逾期取消校級項目資格,不再支持項目經費。如因特殊情況無法按期完成,主編需向教務處提交書面延期申請,延期最長不超過1年。
2.數字化等新形態教材須為具有書號的正式出版物,教材所有數字資源按教材和出版規范編修、審核與管理。數字資源和工具須部署在出版單位自主可控的公共服務平臺上,平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備案,并確保數字資源安全。
3.項目結題以正式出版教材為完成形式。紙質教材需提供樣書1本,數字教材需提供教材卡片1張(含書號、卡號、二維碼、平臺等信息)。
4.獲準立項的教材,學校給予一定建設經費支持。所資助的經費主要用于出版費、數字化資源制作費等,經費報銷按照學校財務處規定的要求和期限執行。
四、結題驗收
1.2022年立項至今仍未結題出版的教材項目,請負責人盡快按學校相關要求完成結題驗收工作。
2.2024年立項的教材項目,請負責人于2025年12月前完成結題出版工作。
五、材料報送
各學院在對本單位教材建設情況進行摸排的基礎上,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科專業建設情況組織教師積極申報,并擇優推薦報送至教務處。學院報送材料為:
1.《2025年中南民族大學本科教材建設項目申報匯總表》(附件2)(一式1份)。
2.《2025年中南民族大學本科教材建設項目立項申報書》(附件3)(一式5份)。
3.以上材料請同時提供電子版,企業微信發送至紀宏璠。
4.新編教材另須提供完整的編寫大綱及不少于兩個章節的樣章,修訂教材另須提供已出版的樣書、修訂說明及大綱(一式1份)。
5.請各學院務必于5月9日前將以上材料報送至教務處課程建設科(4-418室),逾期不予受理。
聯系人:楊兵 紀宏璠 聯系電話:027-6784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