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求,提高本科專業建設與國家戰略急需的適配度,深化“四新”建設,促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建設,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學校現組織開展2025年微專業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微專業設置要求
1.微專業是指圍繞某個特定專業領域、學術方向或者核心素養,提煉開設的一組核心課程,通過靈活、系統的培養,使學生具備相應領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增強學生能力、知識結構的復合性,提升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微專業原則上應與當年度國家本科專業目錄不相同,符合“四新”建設要求,體現創新性和復合性。
2.微專業面向全校在籍在校本科生(不含第二學士學位、延遲畢業學生)開設,采取學年學分制管理,學制設置為2個學期,學分建議設置為10-15個學分(1個學分對應16個學時),學費按學校相關標準收取。學生不得同時申請輔修和微專業,微專業學分原則上不能與主修專業進行學分互認,微專業課程成績不納入主修專業績點計算。微專業采用單獨編班的形式組織教學,可采取線上、線下和線上線下混合等多種方式實施教學,原則上20人以上方可開班,上課時間擬安排在周末和假期進行。
3.本次立項的微專業分為三個類別,即急需緊缺型、應用技能型、交叉復合型。通過評審的微專業從2026年秋季學期開始運行,建設期為2年,本科生院將于建設期滿后組織驗收。立項第一年,學校按4萬/項/年標準撥付建設經費,第二年按2萬/項/年撥付建設經費;未達到開班要求的微專業,不予撥付相應年度建設經費;驗收合格的微專業,每年按1.5萬/項/年撥付運行經費,撥付年限為3年;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以撤項處理,開設單位不得參與下一年度立項申報。
4.微專業學習應在規定學制內完成,不予延長;獲得微專業培養方案要求全部學分的學生,可獲得學校發放的微專業修讀證書。
5.完成省級備案并報送教育部匯總入庫的微專業可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查詢認證。
二、微專業申報條件
1.微專業建設應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遵循高等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符合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定位。
2.微專業應依托學校優勢學科或新興交叉學科建設,要求指導思想明確,定位精準,特色鮮明,優勢突出。
3.項目負責人應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在教學和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熟悉本專業發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教學管理經驗,應至少承擔1門該項目專業課程。教學團隊年齡與知識結構合理、富于創新、團結協作,有承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建設任務的能力。
4.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科學合理,課程設置體現學科交叉、科教融匯、產教融合,教學內容能夠反映學科與技術發展新成果,課程教學體現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或某特定行業領域的人才培養需求。
5.圍繞所設置微專業的核心知識和技能構建課程體系,可由5-8門理論與實踐課程組成,課程結構應同時滿足以下要求:①包含實踐課程1-2門;②包含數智類課程1-2門;③企業導師承擔學時不少于總學時的20%。
6.開設單位應從政策、人員、經費、場地等多方面支持微專業建設,并安排專人負責微專業班級的教學和管理工作。
7.學校鼓勵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設置專業課程、組建微專業教學團隊,鼓勵教學單位和校外科研機構、行業企業合作開設微專業。
三、微專業申報流程
1.符合立項申請條件的單位應進行廣泛調研,并組織不少于5位校內、校外專家論證。多個單位聯合申報的,由牽頭單位負責材料報送。
2.各申報單位于2025年10月10日前,將《中南民族大學微專業建設項目申報匯總表》(附件1)、《中南民族大學微專業建設項目申請書》(附件2)、微專業培養方案(附件3)、微專業課程教學大綱(附件4)、專家論證報告的電子版發至郵箱jwczyk@scuec.edu.cn,紙質版交至本科生院專業建設科4-423。
電子版要求:附件1的excel版、簽字蓋章PDF版,其他材料(附件2、3、4和專家論證報告合并成一個文檔)的word版、簽字蓋章PDF版,電子版以“學院+2025微專業材料”命名;紙質版要求:附件1的簽字蓋章版1份,其他材料(同上)4份。
四、相關工作說明
1.本科生院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擇優立項并公布結果,評審時間和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2.通過評審的微專業開設單位自主確定招收對象、修讀學期和學生遴選辦法,報本科生院備案后面向學生公布。學生自愿報名,各微專業負責宣傳、選拔、考核和教學過程管理。課程考核應符合學校相關工作要求,課程成績由開設單位管理,單獨在相關成績單上顯示。學生按照微專業課程設置要求,修讀完成所有課程,經開設單位審核后,學校統一發放修讀證書。
3.聯系人:秦老師 聯系電話:67843811
附件:
1.中南民族大學微專業建設項目申報匯總表
2.中南民族大學微專業建設項目申請書
3.微專業培養方案
4.微專業課程教學大綱
本科生院
2025年8月20日
作者:秦君 編輯:陳曉希 審核:胡軍浩 上傳: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