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
“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和湖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等文件精神,學校組織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本科教學工程”),調動廣大教師投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校本科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本科教學工程”包括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專業綜合改革、建設優質課程資源、加強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推進教育資源聯動共享、加強質量標準及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六個方面的建設內容。為加強對“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規劃和管理,確保“本科教學工程”取得實效,特制定本意見。
一、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專業綜合改革
1.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劃(簡稱“英才計劃”)。依托學校相關優勢特色學科專業,促進拔尖創新人才培育基地建設不斷強化,鼓勵學院在學生選拔、師資配備、培養模式、條件氛圍、管理制度等方面大膽改革試驗,為培養造就未來在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和應用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基礎。“十二五”期間在繼續鞏固軟件工程省級“英才計劃”項目的基礎上,培育3-5個校級“英才計劃”項目。
2.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簡稱“產業計劃”)。面向湖北省節能環保、新能源、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電子信息、石化、紡織、輕工、物流等支柱產業,探索學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新模式。“十二五”期間成功申報5個左右的省級“產業計劃”項目。
3.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支持學院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突出優勢特色為主題,圍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團隊、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管理等專業發展重要環節進行綜合改革,強化內涵建設,促進專業人才培養水平的整體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觀念先進、改革成效顯著、特色更加鮮明的專業點。“十二五”期間成功申報4個左右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遴選5-7個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4.校企共建工科專業建設。創新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推動我校與企業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對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各個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整體優化設計。“十二五”期間成功申報2個左右省級校企共建工科專業點。
二、建設優質課程資源
5.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建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高校學生為服務主體,建設一批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和現代科學技術前沿知識,提升高校學生及社會大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十二五”期間構建“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架構的精品視頻公開課程體系,建設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0門左右,校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0門左右。
6.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以課程資源的系統性、完整性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蓋各專業核心課程為目標,以高校教師和學生為服務主體,建設一批面向高校師生及社會學習者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等各類網絡共享課程,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實現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享。“十二五”期間在原有精品課程基礎上升級改造,構建“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架構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體系,建設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5門左右,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5門左右。
三、加強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7.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在現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遴選重點建設,促進學校實驗實踐教學優質資源深度融合和充分共享,形成教學科研協同、學校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實驗教學新模式。
8.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就業能力為目標,支持學院依托大型企業、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合作共建20個左右共享共用的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9.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支持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培養科研能力、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實施大學生科技競賽項目,激發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熱情和創新創造能力。“十二五”期間,構建“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架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體系。
四、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10.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推動教師開展有關教學建設和改革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以及有關教學理念、培養模式和管理機制等方面的綜合改革。“十二五”期間構建“國家級-省部級-校級”三級架構的教學改革研究體系,立項研究國家級項目2-3項,省部級項目90-100項,校級項目200項。
11.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按照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作風實的要求,加強學校教學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積極組織開展我校教學管理干部業務培訓,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定期評選表彰一批在學校教學管理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基層單位和教學管理干部。
五、加強質量標準及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12. 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態化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十二五”期間探索建立教學狀態數據公示制度,全面實行學院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制度,進一步完善校院兩級督導、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職業道德考評以及教師評學工作,組織實施學院本科教學工作狀態評估,繼續推進本科實踐教學質量評估工作。
“本科教學工程”項目所需建設經費由學校納入年度經費預算予以保障。專項資金按照統一規劃、專款專用的原則,實行項目管理。項目承擔單位根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具體負責經費的使用和管理。
附件1:中南民族大學“十二五”期間“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經費資助辦法
附件2:中南民族大學本科教學工程專項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附件1:
中南民族大學“十二五”期間“本科教學質量
與教學改革工程”經費資助辦法
根據《中南民族大學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精神,“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經費資助具體標準如下:
一、關于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劃
1.省級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劃項目,第一年資助12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10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2.校級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劃項目,第一年資助7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5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二、關于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和校企共建工科專業點
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和校企共建工科專業項目,第一年資助12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10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三、關于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1.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第一年資助20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12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2.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第一年資助12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10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3.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第一年資助7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5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四、關于“卓越人才計劃”
根據教育部系列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精神,學校支持在卓越工程師、卓越法律人才等領域開展卓越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學校對成功立項的“卓越人才計劃”的專業,第一年資助20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12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五、關于精品視頻公開課
1.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第一年資助6萬元建設經費(經學校同意立項申報者資助啟動費4萬元),之后提供3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2.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第一年資助5萬元建設經費(經學校同意立項申報者資助啟動費3萬元),之后提供2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3.校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第一年資助3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1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六、關于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1.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第一年資助4萬元建設經費(經學校同意立項申報者資助啟動費3萬元),之后提供2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2.學校對申報成功的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第一年資助3萬元建設經費(經學校同意立項申報者資助啟動費2萬元),之后提供1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3.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第一年資助2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0.5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七、關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1.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按國家資助標準1:1配套后,第一年資助8萬元建設經費(經學校同意立項申報者資助啟動費4萬元),之后提供4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2.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第一年資助12萬元建設經費(經學校同意立項申報者資助啟動費2萬元),之后提供10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八、關于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1.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第一年資助6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3萬元/年建設經費資助。
2.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第一年資助4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2萬元/年建設經費資助。
3.校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第一年資助2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1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九、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
“十二五”期間學校每年投入10萬元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管理專項基金。
十、關于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1.成功立項的國家級教學研究項目,按國家撥付經費的80%配套研究經費。配套經費的70%按照研究年限平均撥付,30%在項目結題后撥付。
2.成功立項的省部級教學研究項目資助1.5萬元/項,其中1萬元按照研究年限平均撥付,0.5萬元在項目結題后撥付。
3.成功立項的校級教學研究項目資助0.8萬元/項,其中0.6萬元按照研究年限平均撥付,0.2萬元在項目結題后撥付。
十一、關于教學團隊建設
1.國家級教學團隊按國家財政劃撥經費的1:1配套資助經費,分年度撥付。
2.省級教學團隊第一年資助4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2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3.校級教學團隊第一年資助2萬元建設經費,之后提供1萬元/年的建設經費資助。
十二、關于教材建設專項基金
“十二五”期間緊緊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施規劃教材精品戰略。學校每年投入30萬元設立教材建設專項基金,資助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性或創新性教材的編寫。對我校教師主編并已列入出版計劃的國家級規劃教材一次性資助2萬元/部。
十三、關于教學成果獎
1.以我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申報并獲得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一次性獎勵15萬元/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一次性獎勵10萬元/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性獎勵5萬元/項。
2.以我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申報并獲得的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一次性獎勵5萬元/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一次性獎勵3萬元/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性獎勵2萬元/項;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一次性獎勵1萬元/項。
3.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一次性獎勵0.5萬元/項;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性獎勵0.3萬元/項;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一次性獎勵0.1萬元/項。
十四、以上所有項目資助時間暫定為4年,4年后視情況變化另行規定。如同一項目4年內獲不同級別稱號的,按最高級別資助(獎勵)建設經費,不重復資助(獎勵)。
十五、以上各項目如果教育部或湖北省要求學校配套經費,其要求配套的經費高于上述相應額度時,學校將按教育部或湖北省要求的額度提高資助;沒有配套要求或其要求配套的經費低于上述相應額度時,學校仍按上述額度資助,于每年的十月份撥付建設經費。
十六、本辦法中各項目建設經費的資助范圍為以我校為第一申報單位的項目。本辦法自通過之日起實施,由教務處負責解釋。凡以往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者,均按本辦法執行。
附件2 :
中南民族大學本科教學工程專項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切實推進我校“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管理,規范和加強教學經費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學校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特修訂本管理辦法。
一、本科教學工程專項內容
本辦法所稱本科教學工程專項經費是指由教務處管理、供本科教學工程各項目使用的經費。
本科教學工程專項內容包括:
1.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劃
2.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和省級校企共建工科專業
3.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4.卓越人才計劃
5.精品視頻公開課
6.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7.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8.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9.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
10.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11.教學團隊建設
12.教材建設專項基金
13.教學成果獎
二、本科教學工程專項經費來源
經費來源主要包括:
1.學校預算經費
2.國家專項撥款經費
三、本科教學工程專項經費使用管理原則
專項經費的使用堅持“科學預算、計劃使用、專款專用、勤儉節約”的原則,按照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嚴格經費使用范圍和使用手續,進行專項管理。
四、本科教學工程專項經費使用范圍
嚴格控制經費使用范圍,限額使用。超出使用范圍或超額使用的一律不予報銷。確保經費全部用于本科教學工程專項建設,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截留、挪用。
具體使用范圍如下:
1.圖書資料類:含必要的圖書、資料、相關軟件的購置以及資料的錄入、復印、翻拍、翻譯等費用。由本科教學工程專項經費購置的圖書、資料等須由項目組或相關教研室、實驗室集體保管,供相關教師共享,任何個人不得占為己有。
2.調研類: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國內調研所發生的差旅費及其相關費用。
3.會議類:召開或參加與項目相關的會議而發生的各種費用,支出總額不得超過資助總額的30%。。
4.成果結題、鑒定、申報評獎類:用于項目成果結題、鑒定及評獎的費用。
5.出版類:用于發表、出版與項目相關的論文、著作的費用。
6.成果宣傳、推廣應用類:用于報刊專稿刊登、音像影視宣傳、廣告以及校內外應用推廣費用。
7.獎勵類:用于相關文件規定可以發放的獎金。
8.設備、耗材類:含設備、耗材以及租賃使用外單位設備而發生的費用。必須嚴格控制設備購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確需購置設備的,須在項目預算中單獨列示,經教務處、國有資產處同意后由國有資產處購置,并由項目負責人所在單位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的規定進行管理,供相關教師共享,任何個人不得占為己有。設備支出總額不得超過資助總額的10%。
9.業務運行類:含文具及辦公用品購置、專家咨詢顧問、勞務、市內交通、餐飲、通訊及其他日常運行費用。此項開支不得超過資助總額的20%。
五、本科教學工程專項經費的撥付與管理
1.本科教學工程各專項經費歸教務處統一管理,由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組成員集體使用,按規定程序予以報銷。
2.為加強項目所在單位對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統籌管理,學校設立項目管理專項經費。按單位承擔項目資助經費總額的5%撥給項目管理費(項目管理費低于2000元的按照2000元撥付),由教學院長(主任)作為負責人使用,用于對學院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統籌管理,使用范圍不得超出本辦法第四條的規定。
3.由學校財務預算撥付的項目經費,根據《中南民族大學關于支出審批權限及財務報銷的管理辦法》,在項目預算范圍內,一次性開支經費2000元以內的,由項目負責人簽字(項目組不少于兩人聯簽)、教務處負責人審核、財務處審批報銷;2000-5000元的,增加教學單位負責人審批環節; 5000-50000元的,增加分管校領導審批環節; 50000元以上的,增加校長審批環節。
4.由國家專項撥款的項目經費,根據《中南民族大學關于支出審批權限及財務報銷的管理辦法》,在預算范圍內,一次性開支經費2000元以內的,由項目負責人簽字(項目組不少于兩人聯簽)、財務處審批報銷;2000-5000元以內的,增加教學單位、教務處負責人審批環節;5000-50000元以內的,增加分管校領導審批環節;50000元以上的,增加校長審批環節。
5.由國家專項撥款經費的項目,如其經費使用管理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時,按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6.本科教學工程專項經費按自然年度撥付,項目負責人按項目實施計劃逐年、及時使用,結余經費可結轉留用,但結轉留用經費不得超過年度經費的50%。
7.各自然年度末,教務處、財務處會同相關教學單位對各項目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對檢查不合要求的單位或個人,將責成有關單位或個人限期整改;問題嚴重的減少后續經費撥款;問題特別嚴重的中止后續經費撥款。
六、本辦法自通過之日起施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凡以往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者,均按本辦法執行。
|